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匠心破局 智赢未来
——通钢板石矿业一线创新赋能降本增效
从井下铲斗“以旧换新”延寿改造到露天矿除尘系统智能升级、液压元件自主再生,再到选矿厂自制球磨机备用系统成功应用,通钢板石矿业的技术破局之旅清晰地呈现出一线智慧驱动创新、实用改造撬动效能的主线。这些改造无不源于具体生产痛点,由职工主动发掘、联合攻关、自主实施,最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效益。今年以来,通钢板石矿业积极推进“一引领两融合·做表率当先锋”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号召广大干部职工立足岗位开展创新改造,助力矿山更好发展。
旧件重生,破解设备损耗困局
在通钢板石矿业上青矿东采工段,两台进口3立方米电动铲运机长期受困于铲斗筋板频繁开焊脱落的问题。传统的焊接结构,因应力分布不均,与矿石持续磨损,不仅检修耗时费力,更严重影响设备使用寿命。该工段深入剖析问题,另辟蹊径,将报废的1254台车钻杆进行切割改造,加工成高耐磨筋板,替代原有部件。同时,对焊接工艺进行彻底革新,依据设备图纸重新设计筋板排布方式,确保受力均匀,从根源上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为抢抓生产窗口,维修人员更主动放弃休息时间,连续奋战完成焊接工作。改造后,筋板寿命延长六个月,每年减少备件成本3万元,显著降低了维修人员的工作强度。
多点攻坚,提升生产运行效能
在通钢板石矿业露天矿,“一引领两融合”催生的技术革新呈现出多点开花的态势。该矿设备室针对碎石线除尘系统缺乏远程操控的痛点,主动联合施工方、设备商进行深入研讨,铺设专用线缆,并在主控室集成监控软件,成功实现除尘设备“一键启停”与数据实时掌控,为自动化生产扫清障碍。面对13号装载机性能下滑、液压泵组件严重磨损的棘手状况,团队大胆拆解并清洗液压工作泵内部的精密油路,手工研磨回油针阀与阀口工作面,最终实现核心部件自主修复。经过严格测试,设备性能完全恢复,不仅节省了高昂的外委维修费,更大幅缩短了停机时间。
类似的小微创新还有很多:4号皮带机导料槽向细碎机给料改造、缓冲仓下料口优化、磁选皮带机前端加装散料盘等接连落地,持续疏通生产流程中的细微梗阻,让整个生产链条运转更加顺畅高效。
备用系统,保障连续稳定生产
通钢板石矿业选矿厂磨选工段积极倡导职工立足岗位,开展革新改造。该厂新系统球磨机主轴承工作时,由高低压两组油泵供油。高压油泵因瞬间承受20兆帕压力而磨损严重,且无备用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必须停机更换,每次更换需五六个小时,严重影响铁精粉产量。针对这一问题,维修班人员集思广益,决定在油泵工作室内自行加工安装一套备用高压泵系统。他们制作了尺寸为800×600×800毫米的小型储油罐,封死上下口后,在罐顶开口置入油泵,确定排油口位置,并固定电机引出的排油管。考虑到原有柱塞泵成本高且不易更换,团队经现场观察研究发现,油压维持在10兆帕即可保证球磨机平稳运行。对此,他们在油箱内安装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齿轮泵替代柱塞泵,同时设置应急连接,保留原高压油泵。当高压油泵出现故障时,通过软连接,可将齿轮泵出油管与原泵出口相连,启动电机即可迅速恢复生产。这一改造,每年可减少停机时间约20小时,降本达25万元。
这些扎根一线的创新实践,处处彰显着通钢板石矿业职工“做表率当先锋”的奋斗精神。当“一引领两融合”的理念深深扎根于生产沃土,必将催生更多破解难题、提升效能的创新成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