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断桥上的红色印记

首钢日报 A04版副刊  通钢公司 王鹏 2025年06月30日

提起断桥,总让人想起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断桥残雪”,想起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故事。而我则在另一个地方见到了另外一座断桥——凉水断桥。那是历史的伤口,至今未曾愈合。

前段时间陪母亲去龙井探亲,中间去了趟图们,也就有机会见到凉水断桥。看一江碧水从断裂的桥墩间流过。这座横跨图们江的大桥,曾连接中国凉水镇与朝鲜稳城郡,如今只剩21孔桥墩倔强地立在江心,像一排被岁月风化的纪念碑,连接中国的一段只剩下75米。夏日的阳光炙烤着斑驳的混凝土,那些被炸裂的钢筋裸露在外,仿佛在述说着那段悲壮的历史。

这座桥诞生于1936年,原名“稳城大桥”,是日本侵略者为掠夺中国资源而建的血泪通道。525米的桥身,6米的宽度,曾满载着从东北大地掠夺的木材、矿产和粮食,通过朝鲜运往日本本土。1945年8月13日,在抗日胜利的曙光即将照临东北大地时,溃败的日军用一声爆破,将这座大桥拦腰斩断。八年的桥龄,就此凝固成历史的标本。我抚摸着桥栏上风化的痕迹,想象着当年爆炸的瞬间。据说爆破声传到村里只用了四秒,而历史的回响,却在此回荡了八十年。据史料记载,在凉水镇龙虎村,就曾有15位抗日志士被押送到凉水泉子左侧的一所空房子里活活烧死,凉水断桥和右侧的十五烈士纪念碑一起,成为历史的见证。

站在断桥上,朝鲜稳城郡的轮廓清晰可见,王在山革命事迹地纪念塔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江之隔,两个国度,这座断桥成了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2007年,它被正式命名为图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时刻告诫人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如今的凉水断桥已不再是单纯的战争遗迹,桥头建起了观望区、游憩区。年轻人在这里拍照打卡,孩子们在岸边嬉戏玩水,历史的沉重与现世的轻松在此奇妙交融。风从江面吹来,带着潮湿的气息。不远处,一群年青画家正在这里写生,他们支起画架,将这座伤痕累累的建筑描绘在画布上。有人画它的全貌,有人专注某个断裂的细节,还有一位小伙子,只画了桥墩上的一丛野花,画布上,那些不知名的黄色小花从混凝土裂缝中顽强生长,在风中轻轻摇曳。他用坚定的目光告诉我:这是他心中的共产党——在最贫瘠的土壤里,也能开出希望的花朵。听到这里,我站直的脊梁不由得再次挺了又挺——中国共产党,那是随我周身流淌的血脉里的爱啊!

离开时,我回头望了一眼。断桥在暮色中渐渐模糊,只有桥头那面红旗依然鲜艳。这面旗与这座桥,共同诉说着一个民族从屈辱到自强的历程。

桥虽断,魂未断;旗正红,心更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