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虽未登顶亦凌云

——写在2024—2025赛季CBA联赛北京首钢篮球俱乐部北汽男篮获得亚军之际

首钢日报 A01版要闻  记者 张雨 许心 2025年05月26日

北汽男篮队员曾凡博篮下奋力防守。

2025年5月20日,2024—2025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落下战幕,北京首钢男篮时隔十年重返总决赛,获得本赛季亚军。历史,总是在跌宕中书写新的篇章。中国篮坛的星辰轨迹中,“四年三冠”曾如灯塔般璀璨,而如今,一段关于信念与传承的史诗正在续写。

5月21日,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篮球运动协会向北京首钢篮球俱乐部发来贺信,肯定了球队团结一心、迎难而上、敢打敢拼的竞技状态和精神面貌,也肯定了为北京注入激情与活力贡献首钢力量。

北京首钢男篮以钢铁铸就的顽强意志,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守,用热血与团结弘扬“首钢精神”,演绎了一场又一场关于拼搏、坚持与城市精神的绝地反击,虽未登顶却犹如重生般,宣告着一个新纪元的开端。

淬火成钢:百年首钢的体育情结与城市荣耀

在2024—2025赛季CBA北京首钢篮球俱乐部誓师大会上,首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民革说:“从来没有一个企业像首钢这样与中国体育事业结下如此深厚的缘分。从来没有一个企业像首钢这样有幸继续书写北京篮球运动的历史。”

北京首钢男篮,见证了北京体育事业的快速崛起,历经了首钢改革创新的转型发展。“北京首钢男篮”不仅是一支篮球队,已经成为首钢锐意奋进的缩影,是北京城市文化的精神图腾,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百年首钢的赤诚魂脉与北京篮球的薪火传承。

1956年7月10日,随着四名国家队队员到北京市体委报到,北京真正拥有了属于这个城市的专业篮球队,北京男篮正式成立。上世纪80年代末,在市场化潮水涌动的大背景下,由企业出资办高水平运动队成为发展竞技体育事业的一条全新改革出路。

1988年,首钢作为国企改革的急先锋,经北京市委市政府批准,与北京市体委签订共建协议,北京男篮更名为北京首钢男篮,北京篮球正式进入首钢时代。

三十年CBA无畏征途,巴特尔和单涛组成“双塔”,张云松、焦健挺起脊梁,马布里、莫里斯外援加持,陈磊、方硕日益成熟,翟晓川、朱彦西成为中流砥柱,曾凡博等年轻球员飞速成长……从1995到2025,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走过了三十个赛季,首钢也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不断做优做强挺立发展潮头。

1995年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正式成立,北京首钢男篮成为创始球队之一;1997年北京首钢篮球俱乐部成立;2001年,京西地标性体育场馆——首钢篮球中心正式投入使用;2008年首钢体育应运而生;2012年、2014年和2015年,北京首钢男篮三次夺得CBA联赛总冠军;2016年,首钢体育大厦建成并投入使用;2017年,首钢与国家体育总局签署了《关于备战2022年冬季奥运会和建设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区合作框架协议》。

自1988年与北京市共建男女篮球队,到北京夏奥完成史无前例的大搬迁、冬奥首钢园区华丽转身;首钢男女篮在联赛中相继夺冠,首钢逐渐成为北京体育的一面旗帜。

体育本来只是国企履行社会使命的一部分,首钢却在37年的坚持中,扛起体育精神的大旗,使体育融入企业发展脉络中,成为首钢非钢产业的组成部分。

2017年,首钢园区借筹办冬奥会之机,开启了“全球老工业区转型典范”的利旧改造。也正是这一年,首钢成为北京市唯一一家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综合试点,这对于正在转型发展的首钢来说具有重大意义,努力探索新时代国企改革新路子成为首钢新的时代使命。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使首钢园区火爆出圈。冬奥会的筹办及举办带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推动了首钢体育产业布局实现跨越式发展。

2023年8月22日,北京首钢篮球俱乐部与北汽集团达成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协议。首钢与北汽是同城国企,不仅共同发挥了市属国企作用,相携互助、资源共享,携手打造市属国企服务首都功能新典范、携手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也共同致力于北京体育事业发展,积极为体育强国建设贡献国企力量。

近年来,首钢通过多元化布局与创新模式,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城市转型与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为充分发挥首钢体育资源优势,做强做大首钢体育产业,2024年首钢体育纳入首钢北京园区平台管理体系。首钢园构建“体育+”产业生态,首钢体育产业通过创新业态融合与资源整合,形成了多元化、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北京首钢篮球俱乐部常务副总经理张云松表示,首钢园转型发展战略中的“体育+”“科技+”,对于俱乐部来说,非常希望能够为园区的发展和建设添一份力,我们逐渐把CBA选秀训练营、CBA选秀大会等一系列活动带入园区,擦亮首钢篮球名片。

将工业遗存改造为特色体育场地,冷却塔改造成智慧篮球场,发挥冬奥遗产再利用优势,在首钢滑雪大跳台举办了斯巴达飓风赛、FIBA3V3篮球赛等活动。首钢体育使产业聚焦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实现了首钢园区从“夺金福地”向多元化体育消费场景的转型,成为首钢支点的有效载体。

“始于篮球,不止于篮球”是首钢体育的商业运营理念;“始于北京,不止于北京”则是首钢体育未来商业发展方向的深邃视野。通过“体育+商业”的运营理念,创建泛文体娱概念的复合型体育消费场景,目前已在青岛、玉溪等城市达成项目落地计划。

张云松说:“我觉得最主要的是首钢集团给予俱乐部、给予球队强有力的支持,领导给我们信任,让我们可以放手大胆做工作,我觉得这是最核心的,也是最重要的。”

顺应时代改革大潮,紧跟时代发展脚步,首钢完成了从钢铁报国到打造体育名片的融合发展。北京首钢男篮承载了69年的北京篮球历史,经过漫长岁月洗礼,薪火始终相传,成为北京这座拥有深厚篮球底蕴城市的荣耀记忆。

十年一剑:首钢精神与团结力量的传承

首钢在百年发展壮大中,孕育了优秀的企业文化,积淀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北京首钢男篮在赛场上与之一脉相承。此次北汽男篮取得的成绩,不是水到渠成的故事,征途上深深印下的脚印充满了血汗,这个赛季是由逆天改命的勇气和顽强拼搏的毅力编织而成。

“敢”字为先的首钢精神,成为球员们拼下每一个篮板、投进每一个球的精神支柱。北京首钢男篮完美诠释了北京城市的体育精神,这是首钢百年改革奋进的缩影,以十年来最好成绩交出的亮眼答卷。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曲,从抗战时期到热火朝天的大工业时代,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国人。从1956年北京男篮正式成立以来,“团结一心、拼搏到底、永不放弃”就是刻在北京男篮血脉里不变的基因。自1988年北京男、女篮划归首钢后,传承“敢闯、敢坚持、敢于苦干硬干”,发扬“敢担当、敢创新、敢为天下先”的首钢精神,同样注入北京男篮的精神图谱中。

“钢铁的意志让大地都颤抖,团结就是力量,我们战斗到最后……”最新发布的“首钢战歌”《团结的力量》一脉相承。三十年职业联赛道路,北京首钢男篮曾书写四年三冠的辉煌,也曾经历成绩不尽如人意的低谷,但“团结的力量”始终是不变的信念,直到再次迎来向CBA总冠军的冲击。

终场前10.2秒,翟晓川顶住山呼海啸般的嘘声两罚全中,2分险胜,将背水一战的比赛带回北京。翟晓川在赛后泪洒赛场:“我们要对得起北京的球迷,那么支持我们。每一个球都非常关键,对我来说,就是做好自己的工作,北京首钢培养我这么多年,我要为北京首钢做出所有的一切。”

周琦在篮下跃起封盖的震慑有目共睹,关键时刻抢下8个篮板,撕开了绝地反击的序幕。他的护目镜更加抢眼,因为他始终眼部带伤上场。

陈盈骏用数据证明了一切,多项数据创生涯新高,他的全能表现串联起全队进攻。他虽然能精准投进超远三分,让篮球“摆脱”地心引力,却摆脱不了脚部的伤痛。

曾凡博后脑重重磕到地板,出现短暂失忆,最终确诊腰椎骨折、脑震荡,被抬出场时他反复说着:“让我打完,我能行。”

那被缝合的伤口、肿胀的脚踝、抽筋的小腿,每一帧都是球队伤病淬炼的意志。被汗水浸透的球衣和鲜血染红的绷带,仿佛在呐喊:我们要继续战斗!

固,总决赛的这张门票北京首钢男篮等了十年,每一名队员都在渴望摘下总冠军的桂冠,这是十年来离总冠军最近的一次。

然,这个赛季北京北汽男篮被伤病等因素困扰,他们多次在主力缺阵、比分落后的困境中,凭借不服输的意志绝地反击。

而,作为一支具有深厚底蕴的球队,从未逃避失败,也从未放弃坚持,全员协作激发钢铁般顽强的斗志,以命相搏的意志贯穿整个总决赛,形成首钢精神强大的精神内核,展现出团队至上的集体主义。

首钢精神为王者归来注入底气。这个赛季征程已镌刻下多个历史坐标,以常规赛第三名挺进季后赛;在季后赛四分之一决赛中,北汽男篮在第二个主场比赛中取胜,打破了近两个赛季“京城德比”主队输球的惯例,最终以总分3比1淘汰北京控股男篮晋级四强;半决赛中,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北汽男篮改写队史季后赛在山西主场全败的纪录,并以总比分3比0横扫常规赛排名第二的山西汾酒男篮晋级决赛;总决赛中,北汽男篮以顽强的斗志和不服输的意志,打出十年来总决赛最精彩的对决。

胜负之外,在北汽男篮这支队伍身上,让我们看到了比获得冠军更珍贵的东西。

5月20日晚,首都体育馆的穹顶仿佛被球迷掀翻,118比125的比分定格在大屏幕上,当翟晓川再次出现,绕场一周致谢球迷时,压抑十年的城市精神得到集体释放。

十年蛰伏,绝境重生。北京首钢男篮用团结和意志证明——成功从来不是冠军的独舞,而是体系、坚持与传承的交响。正如北京球迷在看台打出的横幅:“我们等的不是奇迹,是十年磨一剑的坚持。”这支铁军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首都体育馆的灯光渐次熄灭,三面冠军旗帜和51号吉喆球衣始终高悬头顶。北京首钢男篮的荣光与这座城市的渊源一起被记录下来,钢铁与热血的故事,十年重返总决赛的壮举,为首钢男篮写下全新注脚。

作为“双奥之城”的体育名片,首钢将体育精神升华为城市文化符号。其主场赛事已成为展现首都体育风貌的重要窗口,形成竞技成绩与城市形象建设的良性互动。新生代运动员在实践中诠释着首钢精神内涵,将“死磕到底”的铁血传统实现为代际传承的文化沉淀。

场馆外,凌晨的大街仍有球迷高唱《北京欢迎你》,歌声穿透夏夜薄雾,惊起一群雨燕,这些“双奥之城”的精灵,掠过首都体育馆、五棵松体育馆、首钢园,栖息于冬奥公园深处,稍作休息,继续向着明天的晨曦振翅。

这个赛季,这支队伍已被铭刻成“重建道路上的里程碑”。老将的坚守、新星的崛起、战术的革新、体系的优化,共同勾勒出未来的蓝图。这张蓝图写满传承与新生,尽是信念的延续。

首钢精神是绝地反击中的精神图腾,是企业与城市的共生共鸣。张云松说:“1994年,我来到首钢篮球队,从运动员到教练员,再到现在作为管理者,成为一名首钢人,今年已经是第三十一年了,现在俱乐部对我来说已经不是一份工作,我热爱这项运动,对首钢有很深的情怀。”张云松表示,老一辈的运动员、教练员、管理者,不断传承着首钢精神,使我和新一代的首钢人始终发扬首钢精神。

太阳照常升起,如今的遗憾恰是未来登顶的序曲。这座城市从未忘记如何为篮球沸腾。这个赛季,是许利民执教北汽男篮的第一个赛季。三十年前,许利民穿着12号球衣,那时每场比赛平均3000多名观众;三十年后,许利民穿上西装,身边是一群像极了当年自己、视北京荣誉为生命的小伙子,总决赛的三个主场比赛一票难求,观众破万,上座率100%。如今,他们身后站着两千万人的期待。

看!首钢从未缺乏反复冲锋的勇气!

听!北京何曾未有山呼海啸的呐喊!

下赛季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