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五心育人”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基层党建创新是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是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一过程亟须党建引领下的实践突破。首钢人才开发院机关第一党支部打造的“五心育人”品牌,是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现代化逻辑在基层党建创新领域的生动体现。
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理论逻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突出全面从严治党这个主题主线,提出一系列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做好新时代组织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学者们从党建工作理论与实践、党组织建设、党的领导体制建设、党建存在问题及对策、意识形态工作等角度对党建进行了更加系统的研究,几乎涵盖党建工作各个方面。
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是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征程上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对党的建设与业务工作共融互促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站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推动党的建设与业务深度融合,重要的是在提升融合的深度上做文章,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政治功能,强化政治建设的统领作用。涵养党内政治文化,从而以高质量党建保障业务工作高质量开展。
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
以政治建设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具有先导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人才开发院机关第一党支部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实践中,首钢人才开发院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强化党建工作引领带动支部发展,积极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使命担当。这种政治引领不仅筑牢了基层管理的政治根基,更将党组织的使命担当具象化为可量化可考核的指标要求,实现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有机统一。
以组织建设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断提高组织工作质量,为更好地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首钢人才开发院机关第一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通过激发组织内生动力赋能管理创新实践,进而推动业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首先,党支部构建“一课五育”工作法,即以支部年度攻关课题为突破点,聚焦“机制育人、项目育人、平台育人、环境育人、团队育人”,将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通过课题攻关方式推动管理创新。在“机制育人”方面,建立高端高潜人才“选、培、用、评”全链条开发机制;在“项目育人”方面,完善首钢关键人才开发项目体系,打造多个品牌培训项目。其次,党支部创新多元主体动员机制,动员多方主体参与党建实践创新,有效提升管理创新的社会参与度和实效性,激发了组织内生动力,促进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以能力建设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首钢人才开发院机关第一党支部将能力建设作为驱动管理创新的核心动力,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能力提升工程,为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创新提供持续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党支部聚焦集团人才开发需求和全员提素要求,逐步完善“两层六类”培训项目体系。开展一系列内部技能竞赛、管理创新沉浸式培训、科技创新人才培训等特色活动,形成系列专题调研成果和管理创新成果,并通过比赛挖掘一批精品微课程和优秀兼职教师,为管理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资源。
团队整体能力的提升对于组织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在团队能力建设方面,党支部加强教职工队伍综合能力提升,通过组织对标学习交流、开展集体活动等方式,不断提升教职工的幸福指数和团队凝聚力,打造适应新时代团队发展需要的职工队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终身教育保障。”教育数字化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全民终身学习中的战略定位和重要价值日益凸显。为满足这一要求,党支部积极打造数字化制度管理体系,不断加强培训开发环境条件建设,升级校园内报告厅、教室、室外景观等基础设施,形成系统配套、功能完善的培训教学条件。通过这种数字化转型方面的能力建设,为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注入了新的技术动能。
以机制建设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首钢人才开发院机关第一党支部创新运用“一课五育”工作法,将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
一是坚持初心引领,为育人提供机制保障。支部高度重视制度和机制建设,在落实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发展党员工作制度等党建相关制度的基础上,通过攻关课题,打造数字化制度管理体系;建立高端高潜人才“选、培、用、评”全链条开发机制,为人才建设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树立更多优秀典型。
二是坚持匠心育人,为育人提供项目支撑。支部聚焦集团人才开发需求和全员提素要求,通过工作实践和总结,不断丰富培训项目体系,逐步完善首钢关键人才开发项目体系,首钢工匠人才开发创新能力研修、首钢科技创新人才培训、首钢高级财务人才培训、首钢工匠大讲堂等品牌项目影响力凸显。开展培训需求调研、技能竞赛、沉浸式培训,形成系列专题调研成果和管理创新成果推广学习方法。
三是坚持公心服务,为育人提供平台支撑。支部注重发挥平台作用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服务支持基层单位开展好各类职工培训。示范引领基层单位,开展各项知识共享、师资培养、课程开发等。组织指导基层单位承办集团技能竞赛,提高办赛水平。做好对外交流服务工作。开展好党员志愿者服务进社区,“献爱心”捐款活动、“书香传递,捐书筑梦”捐书志愿活动和“绿水青山,党校在行动”主题植树活动。
四是坚持暖心筑校,为育人提供环境支撑。支部传承发扬党校精神,营造新时代首钢党校育人文化,加强培训开发环境条件建设,打造良好育人环境。不断加强标准化管理,形成人才培训过程中各项工作标准,提升党校办学软实力。
五是坚持职心关爱,为育人提供团队支撑。支部加强团队建设,开展素质能力提升、对标学习交流等系列工作,提升教职工队伍综合能力。通过组织开展职工互助保障、关爱职工及家属身体健康慰问、课间操健身活动等,增进职工之间的情感,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提升教职工的幸福指数,打造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打造适应新时代首钢发展需要的教职工队伍。
“五心育人”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实践意义
首钢人才开发院机关第一党支部重点突出“四抓”,即抓基础、抓活动、抓特色、抓成效,有效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运用“一课五育”工作法,将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协同推进,生动诠释了党建引领基层管理创新的实现路径与内在逻辑。通过政治引领把方向、组织构建强基础、能力建设增动力,形成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良性循环。这一实践不仅为首钢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也为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创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