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幸福的味道

首钢日报 A04版副刊  首钢资源 郑仲波 2025年04月30日

今年的清明节,我“任性”了一把。

三十多年生涯,我一直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生活工作,并将父母的叮嘱和妻子的建议当作人生中行为处事的重要标尺。我活得太“正统”了,甚至一度鄙夷自己没有了创造力和想象力,失去生活原有的本质和精彩。而今年这个清明节,我按照自己的想法任性了一次。事后,没有感到任何不妥和悔意,反而有种活出自我的感觉。

父母在年后和我一起来柳林,清明前夕再坐火车回老家,这是每年惯例。今年,我提前和他们说,清明我要和他们一起回老家。父母向我建议:他们坐动车很便利,如果开车,往返一千公里,不仅车辆开支超过坐火车预算,而且旅途劳累;返程时,你一人开车也不安全。我回应道,我有七八年没在清明回老家了,心里特想回去转转。至于返程,我尽量压低速度,这条高速车少、好走!

我确实想回,我有自己的想法。

回老家的途中,走的是呼北高速。按照自己的计划,在路过山西吉县时,将车辆直接开往壶口瀑布景区,欣赏一下黄河的壮观奇景。没有其他原因,就是想和父母顺便旅游下。父母多少有点不情愿,觉得有些折腾,但我还是强烈要求去一下。实在惭愧,这是第一次和父母旅游,虽然只有一个多小时,却是个美好的小插曲。行程增加了90公里,回到老家时已是晚上八点。

第二天一大早,我去了杏园,祭拜了祖父母。祖母和蔼可亲、慈眉善目,我仿佛看到她坐在家门口石阶上等我放学时的场景。祖母家坐落在小学旁边,放学时,只要看到她坐在家门口的石阶上,心里就会扑腾扑腾一阵激动——又有好吃的了。她望见我后,会向我招手,然后起身,迈着蹒跚的步伐一摇一晃地走到屋里,从道口烧鸡上撕下来一大块肉给我。软糯香烂的鸡肉,我吃得忘乎所以,余味未尽。有时,也会是香蕉、甜薄脆、蛋糕之类的零食,这些都是叔叔们从风陵渡买来孝敬给她的,我总能分上一杯羹。它们都是天底下最美味的佳肴,而今,去风陵渡买上整只的烧鸡、整箱的甜薄脆、整串的香蕉,却再也吃不出当年的味道。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一天读到“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心中恍然大悟。

离开时,我怔怔地望了一眼自家田地,这里有上百株杏树,陪伴我走过春夏秋冬,望着我从少年到青年再到中年。它们已长出了落花生大小的杏果,青涩模样惹人喜爱。微风中,它们好像在向我这个陌生的小主人点头问好,又像在责问为什么这么多年未曾出现。而我又恍惚看到小时候和家人一起下杏的场景:火辣的太阳,我浑身是汗,嘴里嘟嘟囔囔喊着累,手里提着两大桶杏一摇一晃地赶往地头上的三轮车。杏果的飘香、丰收的喜悦、口渴的焦灼和一身的疲惫全都混搅在一起,让我一时陷入虚幻与现实的交融中……离开时,一个念头愈发强清晰:明年,再来!

下午,我在村里巷道走了一圈,向年迈的长者一声声问好。午后的暖阳洒在他们略带惊诧的脸上:“怎么清明节回来了?是送你爸妈吧?”我笑着点了点头,然后站在那聊了许多话题,直到阳光将我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时才离开。记忆里,我还很小,他们都是叔叔阿姨,还年轻,一晃多年,我都步入了中年,他们也已花白了头发,沧桑了容颜。有时在想,人世无常,不知道下次回家还能否再见。我为我的行为感到奇怪,我曾在十七八岁时一度鄙夷自己家乡,想要逃离,向往外面的花花世界。多年后,它却让我高攀不起,成为回不去的心结。而我今天的做法连我自己都无法理解,我到底想要干什么,表达什么,我所做的意义又在哪里?后来想明白了,我就是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多回一趟家,留下我的身影和气息,让这个村庄熟悉我、记住我。我要把我童年、少年、青年、中年的模样镌刻在家乡记忆里,然后再和村里长者说道说道,哪怕仅仅只是问个好,打声招呼,仅此而已。

第三天,从永济回柳林。第一次一人开车返程,我享受着放纵的孤独。忽然想起抖音上一个段子:自从漂泊到外地,家乡就没有春夏秋,只有冬……我猜测作者是外出打工者,每年冬季回家过年,然后又在年节中匆匆外出,才发出如此感慨。我笑了一下,我的人生不至于这么落寞,我一年回七八次,我能看到家乡的春夏秋冬,我能闻见久违的烟火气息,我享受着人间至美。

回到柳林已下午四点。此次旅程意义非凡,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文思泉涌,一挥而就。再给它标上“任性”两字,后感觉这个标题太“任性”了,思忖片刻,此文从头至尾未写“幸福”两字,但处处洋溢着温馨的气息,遂改为《幸福的味道》,颇为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