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钢铁与京韵交织的华章
——观新编现代京剧《百年首钢》有感
当大幕缓缓拉开,《百年首钢》这部新编现代京剧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在舞台上徐徐展开,将首钢百年的沧桑巨变与辉煌成就,以京剧独有的艺术魅力呈现在观众眼前,让人沉浸其中,心潮澎湃。
从舞台呈现来看,舞美设计堪称一绝。那由“三块钢板”和四合院门楼构成的舞台主体,在演出中借助LED屏和冰屏,生动地展现了首钢在不同时期的真实影像,从石景山旁工厂的初始模样,到现代化钢城的巍峨雄姿,再到如今集现代产业与工业遗址于一体的首钢园风貌,岁月的流转在光影交错间清晰可见。这不仅是简单的背景烘托,更是与演员的表演紧密相连,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真切地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对首钢的深刻烙印。
演员们的精湛表演更是令人拍案叫绝。两组演出阵容各有千秋,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之中。像朱强等名家所展现出的深厚功底,在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间将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剧中主角韩青桐与林宇生,从青春年少时的意气风发到投身首钢建设后的坚毅执着,他们的情感起伏、事业波折都通过细腻的表演传递给了观众。在唱腔方面,京剧传统的“西皮”“二黄”等声腔与现代元素巧妙融合,当那熟悉的《咱们工人有力量》旋律融入其中时,一种强烈的时代感扑面而来。尤其是林宇生的核心唱段,从激昂的“娃娃调”到深情的“反二黄”,以及在“反二黄”中创新性地以独特音乐导入“慢板”起唱,再到巧妙融入《小放牛》旋律的笛子领奏,无不展现出京剧唱腔艺术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既遵循了京剧的本体韵味,又别出心裁地契合了剧情的时代背景和人物心境,让观众在欣赏传统京剧之美的同时,感受到了与时俱进的新意。
这部京剧的剧情编排紧凑且富有张力。以韩青桐和林宇生两位工程师的成长奋斗为主线,串起了首钢从改革开放到曹妃甸大搬迁,再到新时代首钢园建设的重大历史节点。从最初面临技术落后毅然赴比利时拆运先进设备,展现了首钢人敢为人先、勇于突破的精神;到后来面对首钢发展与首都建设的矛盾,积极进行绿色转型,凸显了首钢人顾全大局、开拓创新的担当。每一个情节转折都扣人心弦,让观众深刻体会到首钢百年历程的艰辛与不易,以及首钢人在时代浪潮中不屈不挠、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
观看《百年首钢》,不仅是一场艺术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们看到了京剧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在当代题材下焕发的生机,也让我们深入了解了首钢百年的辉煌历史。在那一段段精彩的唱念做打之中,我们感受到了钢铁工业的雄浑气魄与京剧艺术的典雅细腻完美交融。它提醒着我们,无论是古老的艺术传承,还是现代的工业发展,都凝聚着无数人的智慧、汗水与情怀。这百年的故事,是中华民族在时代进程中不断奋进、勇于创新的生动写照,也激励着我们在新的征程上,继续秉持首钢人那种坚韧不拔、开拓进取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让这份钢铁与京韵交织的精神财富,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