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钢铁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构建与实施背景
钢铁企业普遍存在防的水平不足、消的能力不强、救援装备不齐、管理体系不畅等问题,导致基础管理不系统、设施运行不合规、应急流程不健全。
此管理创新项目,一是完善消防管理体系的管理需求。二是开展人员技能培训的提升需求。三是强化设施维护保养的规范需求。四是消除设施运行隐患的合规需求。五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关需求。六是健全应急处置体系的防控需求。七是构建智慧管控平台的数智需求。
内涵和主要做法
围绕逐级责任,构建消防管理体系。以专业部室履职为切入点、业主单位履职为管控点、维保单位履职为落脚点,构建“三管三必须”、消防设施责任、工程合规管理等7大体系,通过责任抓执行、通过执行抓成效、通过成效提管理。
围绕消防技能,构建技能提升体系。采用“以讲促学,以学促干”的培训举措,实施专业讲法规提知识、感知式培训强技能、指导书培训定标准、实操式培训促落实、宣传式培训构协同、精准式培训提成效,累计开展培训209期,用培训去提升能力、用能力去强化管理、用管理去构建体系。
围绕消防维保,构建维保规范体系。以“表单化检查、标准化作业、周期性测试”为原则,构建维保规范体系。一是创新维保管理模式。推行“包机制”工作模式、构建“督促式”评价体系、建立“激励式”淘汰机制,分两个阶段,将公司186套火灾报警控制器、11套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设施进行“包机制”管理。二是优化维保工作质量。强化管理评积分、落实工作挣积分、互促互学结“对子”,从基础管理、技能提升、隐患整治等五个方面,开展奖励8人、考核5人。发扬维保职工实操能力扎实、中控职工文档能力卓越的优势,组成对子40个,编写课件36个,互促互学20次,促进“维保+中控”双提升。三是明确维保工作内容。梳理底数明要求、细化内容明周期、制定要素明流程,梳理出室外消火栓570座、灭火弹10453具、自动灭火系统11套等底数。从类别、内容、周期等5个维度分解形成维保日计划。从设施功能、检查要点、合规设置等5个层面编制指导书36份,促使维保职工掌握巡检测试知识。
围绕设施隐患,构建设施合规体系。本着“依标准、遵要求、按时限、细排查、快整改、严复查”的工作思路,开展全区域、全系统、全点位专项整治,构建完善设施合规体系。一是明确思路,专项整治。按照宣传培训、全面排查、逐步整治、系统验收的流程,完成消防控制室、消防给水系统等7个系统整治,消除隐患5类852项。二是细化分类,系统治理。按照层次分明、层层递进的原则,梳理出基础管理、日常管理、合规管理3方面20项14类隐患类别,精准消除隐患。三是构建机制,有效提升。构建“消存量、遏增量”机制,多手段、全方位消除影响大隐患、管控影响小隐患。从设计、施工、验收等方面着手,全生命周期管理遏制增量隐患。
围绕火灾防控,构建攻关解题体系。按照“梳理底数、摸排现状、查找问题、攻关解题、总结成果”的思路,聚焦薄弱环节、重点部位、重点设施,开展10次差异化调研攻关,实现管理合规、风险受控;按照制定标准、全员参与、专项行动的流程,开展办公建筑、人密场所等3类12项整治,整改隐患948项。
围绕应急处置,构建应急管理体系。以“日常就是备战、报警就要冲刺、演习就是实战”为理念,践行“应急救援秒文化”。完善应急流程2项;开展地下油库等演练736次,研发消防水带使用等装置3个;针对暴露出的应急处置、车辆通行等6类19项短板,采用规范流程、协同处置等7类20项措施。
围绕科技创新,搭建智慧消防平台。围绕“智联预警、智慧管控、智控巡查、智能应急、智显分析”五大功能需求,逐步实现消防管理及设施档案全要素信息电子化、动火作业审批及日常监督远程线上化、消防管网水压动态监测预警实时化等8个智能化。
构建与实施效果
通过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构建了新格局、创新了新手段、培养了新队伍,在职责落实、技能提升、系统排查、规范维保、高效应急、智慧消防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明确7000多人职责、开展199期培训、消除1800余项隐患、组织10次调研、细化措施700余项,作业违章率下降19个百分点,申报发明专利7个、实用新型2个,多举措实现降本1172.3万元。
构建了消防全员管理的新格局。责任体系更完善:以“三管三必须”为抓手明确责任,以“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为原则狠抓落实,以“过程监管、成果验证”为手段夯实问责。一是构建消防系统责任清单,提升维保质量、疏通处置流程、完善设施功能。二是构建逐级责任落实机制,多部门联合、协同推进消防工程、设施检修等工作。三是构建连带责任考核机制,建立消防设施、违规用电等6类38项连带考核条款,明确各级追责内容。
维保管理更规范:实现明确工作内容、制定工作标准、落实工作执行、验证工作成效目标。一是从项目、内容、周期等5个维度着手,细化维保工作内容。二是以570座室外消火栓、11套自动灭火系统等底数为基准,明确维护保养标准。三是从设施功能、检查要点、设置合规等5个层面编制作业指导书36份,规范标准作业流程。四是组织修旧利废,采用拼装修复、更换零件等修复备件55个,实现降本3.2万元。
创新了消防综合管理的新手段。设施管理更合规:一是分系统治理隐患,按照宣传培训、全面排查、逐步整治、系统验收的流程,开展专项整治,消除隐患852项。二是创建无隐患单元,针对人员密集场所等影响大、伤害多的区域,创建消防无隐患单位3个。三是优化消防施工方式,优化炼铁6条火灾高风险皮带联动灭火装置施工,节约费用91.45万元。
风险管控更精准:一是隐患分类清晰,分析2000多项消防隐患,划分为3方面14类20项类别,全面识别和评估风险。二是隐患治理有序,针对多发、频发隐患,专项组织逐步消除。三是风险定期评估,定期评估风险管控的有效性,实现根治隐患、遏制频发的目标。
调研解题更聚焦:以“深研剖析消除存量隐患、过程优化遏制增量隐患、吸取教训管控突发风险”为理念,攻关降险。一是按照梳理底数、排查现状、剖析原因、攻关解题的思路,开展10次差异化调研攻关,消除存量隐患163项。二是实施消防设计、施工、验收、运行全生命周期管理,遏制增量隐患123项。三是分析事故原因、管控措施等,对表对标开展疏散通道等12次排查,管控突发风险948项。四是调研防火封堵降量降本,采取“土建封闭、缩小孔洞、减少用量”等方式,降本1077.65万元,降幅52.69%。
培养了消防专业管理的新队伍。专业管理更系统:消防管理人员在防火检查、隐患消除、检修监督等方面全面落实。一是统筹管理见成效,全区域、全范围、全维度统筹管理日益见好,工作安排得当、资源协调合理。二是排查隐患见真章,通过“以讲促学,以学促干”举措,各级专业技能明显提升。三是创新解题见实效,对重点部位、薄弱环节等辨别风险、攻关解题,申报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2项,获得科技进步奖1项。
维保队伍更专业:通过定期检查、测试和维修消防设施,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一是检查能力提升,通过指导书培训、专项培训等活动,维保职工对规范掌握逐渐细化、熟知,发现隐蔽性隐患65项。二是维修能力提升,通过现场拆解式感知培训,维修能力显著提升。三是操作能力提升,通过结“对子”、挣“积分”等举措,使维保职工操作技能更趋专业化。
应急管理更高效:建立跨部门、跨区域应急联动机制,不断检验预案、验证装备、磨合机制、锻炼队伍。一是强化应急管理机制,构建公司、作业部、作业区、班组四级网格化体系,形成纵向分级负责、横向按责监管的应急管理网格。二是疏通应急处置流程,运输部、能源部等多部门联合调度,确保救援车辆通行顺畅、补给水源保供、灭火处置高效等。三是构建应急队伍体系,形成微型消防站夜间备勤制度、明确消防员日常训练内容,确保应急处置“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本文获得第二十六届首钢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本版刊发时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