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班组里的“智多星”

首钢日报 A02版综合新闻  水钢站记者 杨德清 2025年04月02日

张贵平加工制作卷线装器。

在首钢水钢物流仓储事业部机务车辆段维修厂房内,综合班职工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有的在擦拭检修车辆上拆卸下来的零件,有的在切割、焊接所需备品……而张贵平却蹲在地上,一会儿用小锤子敲打焊接处的焊疤,一会儿又用手盘动两个安装在自制托架上的手推车轮子。

“张师傅,您又在搞什么发明?”“库房里的电缆线摆放凌乱,我准备做几个卷线器,这样大家拿取电缆时比较方便,也可以改善现场环境。”

张贵平说,工作中所需的电缆采购回来后都是堆放在班组库房里,由于电缆圈比较笨重,移动起来非常吃力,大家在拿取电缆时夹取剩下的线头就会被随意摆放在地上,既让库房显得凌乱,又容易使人员绊倒摔伤。于是,张贵平决定制作几个卷线器,将凌乱的电缆收集起来。

有了想法后,张贵平找来两个废旧的手推车轮安装在自己加工制作的托架上,轮子里安装上轴承,用一根钢管连接在一起,作为卷线器的中心轴。再在任意一边的车轮上焊接一个摇动手柄,这样职工就可以轻松地将随意摆放的电缆收集起来,取放都很方便。在同事的帮助下,卷线器加工制作完成,灵活度非常好。

“张贵平头脑灵活,动手能力强,工作中喜欢搞点小创造、小发明,解决了工作中不少疑难杂症。他在1月份完成的两项改善得到了事业部干部职工的好评和点赞。”综合班班长熊贤波说。

物流仓储事业部使用的内燃机车与铁水罐车轮对使用到一定周期后便会送到综合班进行下线检修。过去,职工们拆卸这些轮对常使用“拉马”,拆卸一个轮对,需4—5名职工15—20分钟才能完成,稍有不慎,一旦“拉马”滑落,还容易伤到人。针对这一问题,张贵平设计制作了1个轮对拆卸工具箱,用吊车把轮对吊放到工具箱里,通过启动工具箱中的“顶针”,就可以将轮对顶下来,10分钟就可以完成1个轮对的拆卸。使用过程中张贵平发现,由于“顶针”较重,“顶针”头没有支撑容易下斜,拆卸轮对时需要2名职工用撬棍将“顶针”头支撑住,才能保持平行。对此,张贵平再次开动脑筋,用滑道、轴承、螺杆、圆钢和钢片制作了1个“顶针”固定器,安装在拆卸工具箱内,只需1名职工5分钟就能完成1个轮对的拆卸,提高了工作效率,投入使用以来效果良好。

工电段在铺设铁轨路基时需要用筛网将道砟石里的泥土分离掉,劳动强度大,而购买自动泥、石分离机又售价太高。工电段负责人找到张贵平,请他帮忙制作1台自动泥、石分离机。

揽下任务后,张贵平利用工闲时间在网上查找图片,了解外观形状后开始绘制图纸。之后找同事帮忙下料、焊接,仅用1个多月时间,1台泥石分离机便制作完成。遇到铁轨路基铺设时,只需将泥石分离机搬运到现场,启动电机后,挖机人员就可以将含有泥土的道砟石铲到分离机上,可自动将道砟石里的泥土分离掉,仅需两名职工就可完成泥石分离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多年的难题得到彻底解决,职工们都为张贵平竖起了大拇指。

工作30多年来,张贵平发明改善的工器具数不胜数,物流仓储事业部职工使用的工器具里几乎都有他的“金点子”,他也成为大家心目中的“智多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