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人间小暖

首钢日报 A04版副刊  首钢资源 郑仲波 2025年03月26日

我一直有种感觉,能触动人内心最柔软处的,往往不是那些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反而是生活中一些普普通通、琐碎平凡的小事。含吮咀嚼,韵味无穷。

奔跑中的父亲

上小学时,我调皮捣蛋,没少让父亲操心。但父亲很少动手打我,顶多皱着眉头盯着我,用手指头在我额头上狠狠地戳一下:“这熊孩子,怎么这样呢!”终于,在一次言语冲突中,我又被父亲严厉责训。我一肚子气,装作怒不可遏地用手掌挥向柜子上的玻璃。没想到柜子年代久远,玻璃摇摇欲坠,没用多大力气,只听“哐啷”一声,掉下来碎了。情况突发,所有人都愣了。我回过神,撒腿就跑,父亲反应过来,在后紧追不舍。对我来说,已闯祸,把家具破坏了,闹不好得挨揍。我以堪比博尔特的速度一路狂奔,但最终没跑过一米八大个儿的父亲。他把我像小鸡一样拎住,我呢,大脑一片空白,静等暴风雨的到来。父亲气喘吁吁地盯着我,拽着我的双手,放到他那宽大的手掌心上,翻来覆去瞧了个仔细,然后笑了一下:“嗯,没伤着。”说完,舒展开的眉头又紧蹙在一起,估计想到我的任性妄为,叹了一声,拍了拍衣服上灰尘走了,留下我一人在那呆呆地伫立着。我暗自庆幸逃过一劫,有些沾沾自喜。多年后,再忆起,五味杂陈,意难平。

寒风中的背影

2016年那会儿,我住在山上学校的公寓。有一次下班回家晚了,正值冬季,时间在晚上八九点。公交已打烊,心里便有了从小路走捷径回家的想法。小路窄,多为上坡路,曲曲折折、歪歪扭扭,羊肠小道与土路掺杂着延伸至远方。一路上,我爬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远处零零落落的狗吠声又为疲惫的身心平添了几分惶恐。此时夜色如墨,笼罩于四方,仿佛一头巨兽吞噬着我渺小的身影。心中正为这个鲁莽决定懊悔不已时,一束摩托车灯光慢慢逼近了我。“你是去山上学校吧?”我扭过头,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朴实的笑脸。他脖子裹着厚实的围巾,戴着破旧的安全帽,爽朗的笑容充斥在满是沧桑皱纹的脸上,一双眼睛在笑意地挤压下眯成了一条线。言语间,口中呼哈出的白汽在空气中不断演绎着飞舞与消失。我轻轻地“嗯”了一声,带着防备和疑惑的眼神望着他。

“我也上去,捎上你。”他爽快地说。

我犹豫不决,想到瑟瑟寒风和崎岖山路,最终还是忐忑不安地坐了上去了。

“你是B学校老师?”他问我。

我赶紧回应:“不是,我是A学校的家属。”

A学校和B学校都建在山上,但并不顺路。我开始揣度他捎我的目的,误以为我是老师,想借此套一下关系……然而得知情况后,他依然热情地和我说些家庭琐事。我了解到他孩子住在B学校,他要去送生活费。一路,我内心不安,因为平白无故接受帮助,一时让我有些尴尬,甚至于手足无措。到了B学校门口,他执意又要绕远路把我送到住处,然后再返回。我连忙挥手表示不必如此,我已很感激了。最终执拗不过,他一拧油门,我们又踏上了路程……

茫茫冬季,漫漫黑夜,我接受了一个陌生人最纯粹的帮助,而我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羞愧无比。我在想,他本可从我身旁匆匆掠过,但依然选择为夜色中的落单者驻足,这或许就是人性中的“真善美”吧。这个小插曲时常在脑海中浮现,于时光长河的淘洗中并未消失殆尽,反而愈发棱角分明,给予我思想上极强的冲击力。而我呢,也从中反复品味,在人生旅途中时刻提醒自己摒弃偏见与狭隘,多把别人的一举一动往“善”处想;多做雪中送炭的人。

再回首,那寒风中渐行渐远的背影已化作满天星光,照亮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