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钢火淬百年 戏韵话春秋

——观新编现代京剧《百年首钢》有感

首钢日报 A04版副刊  首钢退休职工 杨民义 2025年03月19日

从石景山古城乘地铁至建国门站,出站西行不远,便见一座京剧脸谱雕塑矗立于广场中央。古色古香的牌坊门楼巍然挺立,这里便是闻名遐迩的长安大戏院。今天,来这里观看的大戏颇为特殊——北京京剧院将首钢的百年历程搬上舞台,创作出现代新编京剧《百年首钢》,将企业发展史与国粹艺术相融合,实属难得一见。

大幕徐启,高炉铁塔的立体布景直插云霄,密布的管道与交错的斜廊步道构成工业森林,俨然置身沸腾的钢铁生产现场。在浑厚的京剧唱腔与铿锵的锣鼓声中,忽闻《小放牛》的悠扬曲调穿插其间,传统程式与现代旋律碰撞出奇妙的化学反应。台口高悬的“百年首钢”金字在灯光下熠熠生辉,昭示着这场工业史诗的壮阔序幕。

暗场转亮,胡同小院的场景让老首钢人倍感亲切。邻里间互帮互助的温情,小院此起彼伏的欢声笑语,工友面对艰苦时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退休老人迟爷爷的讲述与回忆中徐徐展开。小院虽小,但却见证着首钢人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格。从抗日烽火到承包制改革,从铁水奔流到产业升级,四代首钢人的接力奋斗在舞台上渐次呈现。然而,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斑驳的砖墙也记录着:晾晒的白衬衫被煤灰染成了灰色,倒逼出环保革新的决心;陈旧的设备与先进工艺的冲突,催生出引进比利时技术的魄力。小院正是首钢发展进程中不同历史时期的进度表,也是首钢积累储备、厚积薄发、艰苦创业走向辉煌的写照。

当奥运五环照亮京城,首钢人打响蓝天保卫战。剧中拆解老旧设备的场景,将壮士断腕的阵痛化作铿锵的锣鼓点。迁安铁矿的爆破声、曹妃甸的填海号子、秦皇岛轧钢机的轰鸣,在演员的翻腾身段中化为艺术化的工业交响。最令人动容的,是剧中首钢人舍小家顾大家,背井离乡远赴三地艰苦奋斗、拼搏奋进的场面,再现了首钢人的情与爱,他们克服两地分居的困难,牺牲小家的幸福温馨,用青春与汗水,用执着与追求,让新基地充满生机与活力。

冬奥契机让沉寂的十里钢城重焕新生。首钢人因地制宜修旧利废,改造旧有设施,让旧设备设施梅开二度重新发光发热,一座座经过改造的厂房焕然一新,形成新格局;一座座经过修补和重建的体育场馆拔地而起,显现出首钢老厂区凤凰涅槃后的勃勃生机。舞台灯光变幻间,首钢滑雪大跳台宛如敦煌“飞天”飘带,与相邻的冷却塔都披上七彩霓裳。演员以武戏身段展现钢架吊装,用云手身姿勾勒冰道曲线,将工业遗址的华丽转身演绎得诗意盎然。

帷幕徐落之际,那首《小放牛》悠扬委婉的曲调再起,恍然惊觉:这方舞台演绎的不仅是钢铁传奇,更是中国工业文明涅槃重生的时代史诗。首钢虽已百年,却是万马战犹酣,如今,我们这些曾经的建设者虽已退休,但仍为首钢焕发出的勃勃生机而高兴,而感慨。

祝现代新编京剧《百年首钢》长演不衰,愿我们的百年首钢永葆青春,再续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