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心壤
《荀子·劝学》有言:“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其意大抵是:蓬草生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白沙混进了黑土,就会变得和土一样黑。此言喻示环境对人的深远影响,不同环境往往塑造迥异之人。
近日,与几位年长者聚餐,席间十人往来闲谈。众人年龄各异,所属圈子、工作环境皆不相同,平日鲜少深交,原以为话题不过家长里短、生活近况。然而,席间诸多对话折射出的价值观与充盈之正能量,令我意外之余更生感动与敬意。
其一关乎“怎么看待被误解”。某友谈及因不可抗力致工作成效未达预期而受上级批评之事。外界因素本非人力可控,虽已竭力补救,仍难免委屈。然其毫无怨怼,反以理解相待:“最终的结果摆在那里,领导也要对他的领导负责……”或许他未谙管理学,但朴实话语间“结果导向”理念昭然若揭。企业运作本就基于层层负责、层层担当,方能压实责任、落实任务。当以“做好工作”为圭臬,不推诿客观缘由;于私,上下级间多些理解包容,少些误会纷争。试问,有多少人能做到这点呢?
另一则关于“我很满足”。近几年,经济形势较为严峻,身处其中,许多企业的盈利能力遭遇异常挑战,职场人的收入也在或多或少经历着缩水,“钱不够花”“这月工资又少了”之叹不绝于耳。然而,当席间有人虔诚道出:“我很满足!”满足什么呢?“我这样的学历、这样的能力,能安安稳稳地每月挣到工资,企业给我这样的安全感,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我肯定得好好干工作,才能对得起这份安全感!”我们总说要做好形势目标任务教育,眼前这一幕,不就是最接地气、最生动的现实素材吗?
宴席珍馐之味今已淡忘,但席间满满的正能量仍萦绕心间、滋养灵府,也让我开始不拘泥于眼前,换个新的角度看世界。
想起著名作家史铁生的一个往事。20多岁时,他因腰腿病重导致双腿残疾,在轮椅上度过的时光,他郁郁寡欢,感觉前路迷茫。直到有一天,好友柳青诚恳地说:“你为什么不写点东西呢?我看你是有能力写点什么的。”这句话将史铁生带出了阴霾。随后,写出了影响无数人的著作《我与地坛》。此后,柳青的一次次鼓励让史铁生积淀了更多自信,也让他的生活一次次重燃希望。
怀正能量者,恰似暗夜中一缕曙光,予人以清明心境,赋前行之力,引你窥见天地浩渺。愿你我皆能近此等光热之人,入清朗澄明之圈,与智者同行,同高士为伴,解悟更多人生真谛,探寻更有价值的生命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