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首钢日报 A04版副刊  首钢资源 郑仲波 2025年03月10日

沐浴在三月温煦的春光里,历史长河中的杰出女性形象倏然浮现:策马扬鞭的巾帼英雄花木兰,兼具政治智慧与铁腕手段的女帝武则天,冠绝千古的才女李清照,怀抱琵琶谱写和亲佳话的昭君……她们在浩瀚史册中以智勇才情镌刻下不朽传奇。当指尖轻触这些穿越千年的故事,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然而,前文所述并非我笔下的主角。此刻笔锋轻转,镜头将对准生活里最真实的“她”——没有镌刻传奇的功业,没有惊艳时光的才貌,唯见穿梭于职场与灶台的身影,听见锅铲与键盘交替的声响。这是最易被忽视的群体,却用日复一日的操劳织就万家灯火,让平凡生活升腾起温暖的烟火气。若将英雄的定义重新丈量,她们何尝不是维系人间美好的无名星辰?当镜头聚焦这些生活剪影,便有了如许画面:

她是母亲。五时三十分,当晨光序曲奏响,流水与灶火的和鸣漫过厨房窗棂,小米粥在陶锅里漾起绵密的热气,醇香扑鼻、沁人心脾,蒸格上的蛋羹正凝出琥珀纹理,透着诱人的色泽……分针悄然滑过六时,她已斟满校准至适口温度的保温杯,将校服、书包、电话手表组成上学七件套。二十分钟后,温柔地唤醒孩子,夹杂着催促用餐的轻语。待校门渐远的身影卷走喧闹,她转身拾掇碗碟、拂拭案几、归置物什,额间细汗折射着透窗而入的晨光。当城市刚刚舒展筋骨,那抹身着熨帖制服的身影,早已汇入早高峰的洪流。

不知何时起,凌晨五点苏醒已成为本能,在晨昏交替中穿梭已成常态。直至某日晨起梳妆时瞥见第一根银丝,她才深深理解了“为母则刚”的涵义。岁月在她姣好的面容偷偷刻下皱纹,时间在她乌黑的秀发悄悄撒下几缕银丝,但从未磨灭她作为母亲那份坚韧。前行路上,她扛起了柔情与担当。

她是妻子。味觉记忆比时钟更精准:她总能在暮色漫窗时端出他钟爱的家常味,即便腰背酸胀仍执铲掌勺;她总会把家里的脏衣服提前清洗干净,有序整理好;她深谙加班族归途的孤寂,会为他留一盏灯,热一碗小米粥,即使困倦攀上眼皮,也要支着下巴等来锁孔转动的脆响。她明白家的意义在于无论多晚,总有一人在灯火前守望。

这份浸润在晨炊夜灯里的情意,恰似檐角积蓄的春雨,将琐碎光阴酿成细水长流的注脚。

她是女儿。犹记儿时父母肩背如青山挺阔,眉目间尽是飞扬神采,仿佛永远有用不尽的力气。那时天地再大,躲进他们的身影便是晴天。而今岁月流转,生活的重担已压弯了父母的脊梁,星星碎碎的银丝缀满鬓角,深深浅浅的皱纹爬上不再年轻的面庞。作为女儿,虽在外地工作,她总要抽时间回老家看看。再忙也会细心地买上父母爱吃的食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说一些最近取得的成绩让父母高兴,耐心地听一听父母那千百遍一样的唠叨。若逢晴好天气,总要搀着二老在院中晒太阳,呼吸下田园里的清新空气。临别时,她会叮嘱父母按时吃药,母亲血压有点高,父亲的头还是有些晕。在转身刹那,眼泪打湿了一片,她不知道在忙于工作和家庭中,再次见面又是何时……

镜头里平凡无奇的她,恰是万千女性的缩影。在母亲围裙的烟火、妻子留灯的温暖、女儿行囊的风霜中,她们把每个角色都缝制成生命的勋章。谁说只有金戈铁马才算英雄?这些在时光熔炉里,将柔情淬炼成钢的身影,何尝不是人间最动人的传奇?愿所有的“她”如春日暖阳般温暖明亮,似盛放鲜花般自信芬芳,在时光中沉淀幸福、美丽、坚强与欢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