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人民政协有我难忘的“第一次”

首钢日报 A03版综合新闻   2025年03月07日

2016年12月19日,政协北京市石景山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幕,钱世崇第一次当选政协委员。

我叫钱世崇,来自于首钢,从事钢铁技术设计研究工作30多年,受到首钢组织的栽培;我是九三学社的区工委委员,入社14年,思想上深受“爱国、民主、科学”九三精神的陶冶;我是石景山区人民政协委员,履职8年,得到人民政协组织的关怀和信任,深度融入政协大家庭。在人民政协的沃土上,我经历了很多难忘的“第一次”。每一次经历都是思想的升华、士气的鼓舞、事业的深耕、心灵的铭记。

第一次理性认识人民政协

走进人民政协,我是从加入民主党派九三学社起步的。2007年11月30日,我参加了石景山区优秀人才、青年知识分子表彰会。开会期间,我的邻座是九三学社石景山区工委副主任。那段时期,我正主持设计“首钢京唐”中国第一座特大型高炉,我与大家交流座谈的话题都与此相关。我们从首钢产业转型谈到首钢搬迁、北京绿色奥运等这些石景山区重中之重的项目,邻座的九三学社工委副主任很是感兴趣。他思想敏锐,给我讲九三精神,“爱国、民主、科学”精神,这些都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里。自此开蒙,我接受九三学社组织培养,于2010年正式加入了九三学社。

作为九三社员,我和大家每年都要抽出一定时间参加界别活动和参政议政工作。在这些活动和工作中,我渐渐认识到政协协商的政治性、统战性、人民性、专业性、科学性。令我感触颇深的是2015年3月和7月,在石景山区委党校,由区政协和区委统战部联合举办的2015年专题培训,内容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国改革与发展情况”,参加培训的学员大部分是政协委员,而我不是,这是我第一次与政协委员们学习、讨论和交流。从委员们的身上,我深切感受到人民政协汇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让我进一步认识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具体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功能和作用。这次培训学习给了我很大的触动,让我渴望成为一名人民政协委员,在人民政协舞台上更好地发挥党派界别作用。

第一次当选人民政协委员

2016年12月19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石景山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我荣幸地被推选为政协石景山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第一次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参加大会。我很激动,我在想怎样当好政协委员。我认为政协委员应该树立实事求是、专业性、科学性的工作作风。2016年12月20日下午,在分组讨论阶段,时任区长夏林茂来到政协经科委组,与大家共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我根据往年城市道路规划实现率较低的实际情况,从专业研究的角度,对《政府工作报告》中“道路规划实现率达到85%这个指标提出建议,并作了“关于85%数据实现难度大”的讨论发言。面对如此专业的问题和大胆的提议,时任政协经科委主任刘卫东为我捏了一把汗。殊不知,夏区长是城市规划方面的行家,他说:“(我)也关注到这个数据。”夏区长首先肯定了我提出这个建议的专业性和提醒的必要性,随后又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解读,并要求相关部门进一步开展数据支撑的调研分析,注重措施,扎实落实。这是一次区长与政协委员面对面的对话;这是一次增强信心、鼓励我履职敢言的对话;这是一次更加深刻了解区情发展的对话;这是一次促使我更加深入基层调研的对话;这是一次体现人民政协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对话。

我还认为政协委员一定要有责任和担当。作为一名九三界别的政协委员,身为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我不仅要在本职工作中不断加强专业研究和创新,还要在政协履职过程中全面加强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承担更加复杂、更加特殊的任务。履职8年来,执笔撰写关于产业可持续发展、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等专题调研报告4篇,累计近3万字,获得优秀提案和调研报告10篇,5次获得履职先进个人,个人或联名提案累计70余篇,其中执笔主提关于GIS+BIM精细化治理平台、海绵城市、智慧城市、首钢冬奥园区、设计研究高新产业等30余篇,较多涉及专业工作背景。

建议案第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招商引资“十四五”规划》

在“十四五”时期提升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协商会上,时任区政协主席的吴克瑞为我轻松化解了一次瞬间的尴尬,这次专题会议给我留下深刻记忆。

2020年5月20日下午,区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议题是“‘十四五’时期提升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议由时任区政协主席的吴克瑞主持,李新区长参加,参会人员还有区政府的其他领导和区政协委员。当时,我是戴口罩发言,针对如何提升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区情执笔撰写的《打造龙头产业、龙头机构(平台)、龙头企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简称“三龙经济”,受到政协领导的重视,上会交流讨论。讨论过程中,由于我浓重的乡音,再叠加口罩的过滤,几位委员错把“三龙经济”听成“三农经济”,引起了误解。这时,吴主席特别允许我摘掉口罩讲话,一招平息,简单实用!大家乐了,我也尴尬地笑了,会议在轻松又不失严肃的氛围中进行。“三龙经济”发展战略从这次会议首次提出,又经过政协各部门的调研,经过专委会、常务委员会、主席会多次研究和各层级讨论,最终由区政协集体形成《关于实施“三龙经济”发展战略推动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三龙经济”建议案得到政府高度重视和认可,被写入石景山区《政府工作报告》和《招商引资“十四五”规划》。

人民政协组织的温暖关怀激励我努力工作

2021年12月13日上午,政协北京市石景山区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开幕,我又一次当选政协委员并担任经科委副主任。

这一年,我的本职工作又增添了新任务。首钢京唐设立了钱世崇专家工作站,工作站的核心任务有两个:一是生产技术难题攻关,每年研究完成3—5个专题;二是师傅带徒弟,我带着8个徒弟,帮助他们技术成长。为完成这些任务,每个月需要出差去曹妃甸的生产现场工作1—2周。这难免影响我在政协的一些活动,我的内心多少有些不安,区政协主席田利跃关注到了我的这些情况。有一次我到区政协开会,遇到田主席,他特别鼓励我说:“钱委员,你的工作情况我了解,好好干,政协是咱们委员们凝聚共识、汇聚智慧的平台,委员们搞好本职工作,为经济建设作贡献,努力成为本行业的行家里手和先锋模范,充分彰显政协委员的时代风采,也是政协委员履职的重要内容。”是的,我是一名政协委员,我对首钢发展的建言献策,就是一名政协委员的建言献策!田主席的话让我豁然开朗,使我倍感温暖。

2024年5月24日,田主席带队前往首钢京唐等开展调研考察,调研主题十分鲜明:“高质量建言,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构建产业梯次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这是人民政协深入首钢集团生产一线的调研考察,田主席非常重视首钢集团“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依托创新工作室开展技术攻关,提升生产力和竞争力”的发展模式。考察组还特意前往曹妃甸首钢京唐“钱世崇专家工作站”,我当时正在工作站,看到田主席带队一行30多位委员莅临指导,一股暖流涌入心头,政协大家庭的关怀问候,就像冬日里的阳光,温暖而明媚。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首钢集团从先行者、探路者转变为示范者,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首钢集团与石景山区是生命共同体。政协组织的温暖关怀,鼓舞我更加努力攻关创新,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作贡献,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我围绕“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聚焦重点园区发展势能提升”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我作为民主党派的政协委员,要胸怀“国之大者”,时刻铭记参政党的使命担当,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聚焦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和各项任务,充分发挥界别特色和本职专业特长,以“钉钉子”精神干好本职工作,以“钉钉子”精神扎实“石事实商量”协商履职,以“钉钉子”精神做出新时代政协委员的新样子。(钱世崇 来源:《北京文史资料》特辑2025/01/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