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人闲水北春无价

首钢日报 A04版副刊  首钢职工家属 耿艳菊 2025年02月26日

悠悠岁月不经意间从身边物事上流过,从眉眼发丝旁溜走,转眼又是春水初生,春林初盛,风过处花香细生。湛蓝的天空,云片飞飞,天地明亮,微风吟唱。

读到元代张可久的一首曲《四块玉·乐闲》:“远是非,寻潇洒。地暖江南燕宜家,人闲水北春无价。一品茶,五色瓜,四季花。”其中一句“人闲水北春无价”,顿然间引人情思。春山苍苍,春水漾漾,很想去拜访春天的河流。

关于河流,《论语》中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句子——“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光阴的故事都和河流有关。大诗人李白也有诗曰:“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河流是一种提醒,潺潺不息的水流仿佛在耐心地讲述世间并无永恒的哲理。李白还有诗言:“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张可久的散曲《人月圆·山中书事》也在讲述着相同的情怀:“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大江流日夜,一刻不曾停歇,天地虽万古,一个人的一生不过百年。苏东坡泛舟游赤壁时感慨:“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在天地面前,悠悠岁月中,恒河沙数,长江无穷,我们人类到底是渺小的。地域不同,更无时间交集,契诃夫不知苏东坡,却也有相似的感悟,他在写给弟弟米沙的信中说:“你应该知道在什么场合承认自己的渺小?在上帝面前,在美面前,在大自然面前……”

人间芳菲,春光无价,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握好生命中的每一个此刻,让人生的每一段时光都不虚度,都能如一朵花一样散发芳香。

一个晴好的春日下午,放下一身忙碌,念念于心的河流之约终于成行。那是一条很古老的河了,曾经有无数船只往来,热闹兴盛,如今寂然,唯有堤岸草木郁郁葱葱。这样的寂静倒给人亲切朴素之感,仿佛它本来就是一条平凡的小河,安然地经历着光阴,如平凡普通的人家,静好地过着自家的日月。

这样的安然静好,像古老的《诗经》里的气息。河边空气清扬。“那种干净,只有我们的《诗经》里有。”心里念起《诗经》里的句子:“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柳色青青,柳条蘸水,不远处,一只旧木船静静地泊在那里,如闲逸的画卷,宛若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近来读朱良志《一花一世界》,他在书中提到这首诗,说此诗吟咏的是俯仰自得的圆满智慧。

这让我想起苏东坡在沙湖道中遇雨写下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人这一辈子要遇到多少风雨,谁也无法预料,当风雨来袭时,当是“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淡定悠然,是“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无惧,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

《长物志》里说:“水令人远。”又言:“一勺则江湖万里。”扰攘的尘世,纷乱的生活,总得有这样临水闲眺的时刻,像“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庄子,“逍遥于天地间而心意自得。”

不知不觉,傍晚已降临,河迢迢遥遥,那与天际相连的地方,镶嵌着美丽绚烂的晚霞。

像张爱玲书中的句子:“玫瑰红的夕照里的春天,雾一般地往上喷,有升华的感觉。”华丽,但并不苍凉,而是贴近人世的温暖。

去年春天看到过一段话,“我所理解的生命的意义,是在于能在混浊中找到清澈;能在石缝中看到花开;能守得了灰暗、烟雨和不堪,等来幸福和光明”。光阴随水东流,而这样人生的姿态像铿锵潇洒的歌曲依旧在生命的河流里回旋着。一年又一年,采采流水,蓬蓬远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