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钢花飞溅出 戏韵正铿锵

——观新编现代京剧《百年首钢》有感

首钢日报 A04版副刊  首钢股份 赵健 2025年02月26日

近日得观北京京剧院新编现代京剧《百年首钢》,这部期待已久的作品不仅让我在家门口领略到京剧名家的艺术风采,更在心灵深处激荡起层层涟漪。当传统戏曲与工业文明碰撞,当百年钢城与京剧艺术相遇,这部融合历史纵深与现代审美的作品,恰似一柄淬火重锤,在新时代的文化舞台上迸发出璀璨火花。

钢铁美学的当代诠释

《百年首钢》的舞台呈现堪称工业美学的视觉革命。背景屏幕上,首钢老厂房的钢筋铁骨在光影中若隐若现,斑驳的工业遗存与流动的数字化影像交织成时空的蒙太奇。在场景的转换中,现代舞台技术的运用和道具的准备更是将这场盛宴推向了高潮。炼钢炉的熊熊烈火、机器的轰鸣声,都仿佛在观众眼前真实上演,使得整部剧的视觉效果极具冲击力。服装设计也尤为精妙,细节上巧妙地融入了首钢各个时期的特点,使得传统与现代在这方寸之间完美融合。

铁骨柔情的音乐叙事

在唱腔设计上,《百年首钢》保留了京剧的经典唱腔,如西皮、二黄等,这些唱腔的醇厚韵味让人仿佛置身于传统的京剧剧场中。然而,这并不只是传统的延续,更是情感的碰撞与交融。在表现首钢工人攻克技术难关时,唱腔中融入了激昂的旋律,让观众深切感受到人物内心的坚定与执着。而在表达工人家庭的悲欢离合时,那低回婉转的唱腔又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念白部分更是巧妙地融入了具有时代特色的词汇和首铁行业专业术语,让整部剧更具有时代感和真实感。同时,这也让观众在欣赏京剧艺术的同时,对首钢的历史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时代洪流中的个体微光

《百年首钢》的剧情编排以首钢的百年发展历程为主线,从初创时的艰难困苦到发展中的拼搏奋进,再到新时代的转型升级,每一个故事片段都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现实的鲜活。

剧中通过工人家庭的悲欢离合、师徒之间的传承接力等情节,展现了几代首钢人对事业的热爱和对国家建设的奉献精神。这些情节不仅让观众在欣赏京剧艺术的同时对首钢的历史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引发了观众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待。这种艺术转化不仅消解了工业题材的沉重感,更让冰冷的钢铁焕发出人性的温度。

传统艺术的破圈重生

《百年首钢》的成功实践,为传统戏曲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经验。它证明京剧不仅能讲述才子佳人的古典故事,更能承载大国重器的时代叙事。同时,它也让百年首钢的精神文化内涵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这种创新不是简单的形式嫁接,而是深层的文化对话。当工人们用韵白朗诵操作规程,当工程师以京剧身段演示智能系统,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艺术形式的突破,更是传统文化与工业文明的价值共鸣。首钢的炉火淬炼着钢铁,也淬炼着京剧艺术的生命力。

当鸽哨划破长空,那悠长的声音仿佛是岁月的呢喃,唤醒了首钢往昔的记忆。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炉火熊熊,钢花四溅,一代代首钢人用汗水与智慧,铸就了共和国钢铁工业的脊梁。那激昂的锣鼓,伴随首钢走过辉煌,也走过风雨,如今虽渐歇,但余音仍在心头回响,它们见证了无数个奋斗的日夜,是首钢历史的生动注脚。站在新时代的潮头,身为新首钢人,先辈的目光似在身后凝视,嘱托在耳畔回响。回首过往,艰难险阻从未阻挡住首钢前进的步伐,从技术革新到产业转型,守正创新的精神早已融入首钢人的血脉。如今,新的蓝图已然展开,面对全新挑战,我们当以无畏之心,深入钻研绿色低碳技术,拓展高端材料研发应用,让首钢制造迈向智能制造新高度。我们定不负先辈期许,传承钢铁意志,在新时代续写首钢传奇,脚踏实地,砥砺奋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与城市共生共荣的康庄大道,让首钢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