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责任铸就生命之河
以科学认知与人文关怀推动无偿献血
首钢行政管理中心作为集团无偿献血工作主要负责部门,为保障献血工作科学有序开展,进一步提升职工对献血相关知识的了解和参与热情,让职工更科学、理性地参与到无偿献血工作中,自今日起,行政管理中心联合新闻中心,于本版陆续推出三期献血小常识。
血液的奥秘:
成分与功能
血液,如同身体里奔腾不息的“生命之河”,蕴含着复杂而精妙的成分。红细胞,是血液中的“氧气运输兵”,其富含的血红蛋白能够与氧气紧密结合,将氧气输送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白细胞,则是身体的“防御卫士”,它们时刻警惕着外来病菌的入侵,通过吞噬、免疫等多种方式,抵御疾病,守护健康。血小板,虽身形微小,却在凝血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当身体出现伤口时,血小板迅速聚集,形成血栓,阻止出血。此外,血浆作为血液的“液体环境”,承载着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激素等,为身体各组织器官的正常运转提供支持。
献血与健康:
科学认知误区
在无偿献血工作中,个别职工可能存在一些对献血与健康关系的认知误区。有人担心献血会导致贫血,实则不然。健康成年人的骨髓具有强大的造血功能,一次适量的献血,如200—400毫升,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相反,献血后,身体会迅速启动造血机制,促进新鲜血细胞的生成,一定程度上还能增强骨髓的造血活力。有的职工认为献血会降低免疫力。实际上,人体的免疫系统非常强大且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献血后,身体的免疫系统会进行自我调整,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而且,献血过程是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进行,不会因献血而增加感染疾病的风险。
血液安全:
从采集到应用
血液安全关乎每一位用血者的生命健康。无偿献血组织工作中,从血液采集的第一步开始,就有严格的规范与流程。专业的医护人员会对献血者进行全面的健康征询与体检,确保献血者身体状况适合献血,同时排除可能存在的血液传播疾病风险。
采集过程中,使用的采血器具均为一次性、严格消毒的合格产品,避免交叉感染。血液采集后,会迅速送往具备专业资质的血站检测。检测项目涵盖血型鉴定、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多项传染病指标,只有各项检测都合格的血液,才能进入临床使用环节。(行政管理中心 曹美容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