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倔强电炉的克星

——记贵钢炼钢事业部黄文江

首钢日报 A02版专版  通讯员 龙芝凤 2024年12月11日

2014年参加工作以来,黄文江十年磨一剑,现为贵钢炼钢事业部生技科电炉主管工程师,贵钢安全先进个人。2023年,他和创新团队紧盯电炉冶炼指标,坚持技术改造创新,实现电炉冶炼电耗降低2%,冶炼周期降低4.5%,能源消耗降低10%。

技改攻关出实效。通过与外请专家交流,黄文江发现中间包烘烤、电炉铺料消耗对比同类型厂家有着明显差距,存在能燃消耗高、电炉出钢温度高等问题,是提质降本必克难关。作为电炉负责人,黄文江主动牵头开展项目炼钢能效管理工艺优化项目,组织项目团队认真分析现状。同时联系上下工序协同,参与中间包烘烤改造、提高钢包滑动水口自开、炼钢称重系统功能精度提升改善等项目,形成专业控制技术。改造后,钢包烘烤器火焰强度大、喷口速度快,钢包上线温度提升至900℃,平均烘烤时间降至275分钟,天然气节约30%—50%。他和团队成功申报《一种降低高硫易切削钢中A类夹杂物的方法》等4项专利。

为使炉中温度更均匀,减少钢液飞溅至炉盖,降低炉盖打漏频次,黄文江和创新工作室项目团队一起在现场反复研讨取证,决定在康斯迪段左侧增加一支炉壁氧枪,炉门枪仅喷碳。通过强化电炉终点的使能喷碳、扩大EBT内径、提高钢包烘烤质量、缩短出钢氩气搅拌时间、降低钢包吊运时间等措施,电炉平均出钢温度降至1615℃,电炉出钢氧含量降至800ppm,降低合金消耗,提高了钢水质量。

降本增效做文章。改变电炉造渣方式、改造电炉KT枪、增加电炉底吹氩气;缩短电炉冶炼周期、降低电炉出钢氮含量……黄文江组织项目团队和班组一起,以问题为导向,多措并举。石灰吨钢消耗量降至36.81千克,年节约石灰成本96万元;钢铁料消耗成本降低近880万元;优化电炉造渣制度,电炉单炉冶炼渣量降低至约8.6吨;电炉吨钢平均电耗降至378千瓦时,年节约电费约97万元;通过调整炉体耐材,改善电炉操作工艺,电炉炉龄再创551炉新高。

牢牢抓住生产作业率的“牛鼻子”,持续改善现场管理。黄文江严格控制生产节奏,严防工艺事故的发生。尤其是每次检修、换EBT、更换炉体等复产之际,他必做的便是深入现场,与各班组一起认真做好班前设备检查和冷试,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及时对接相关单位,落实整改不合格事项;对整改完成事项认真检查验收,跟进问题落实情况,直到解决为止,生产有效作业率提至80.7%。

品种开发取佳绩。2023年,为优化产品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贵钢进行了模具钢、焊丝钢和不锈钢等新品种的开发,由贵钢炼钢事业部、产品研发部以及首钢技术研究院共同进行,其中包括5个模具钢品种,多个焊丝新品种。其间,他严格按照产品研发部和首钢技术研究院的要求,执行新品种开发和原有品种工艺调整试验方案,并组织生产人员学习、掌握新品种生产要点和成分控制,助力新品种开发取得圆满成功。此外,他每个月还组织电炉生产人员进行工艺和设备培训,加强操作人员对工艺的熟悉和要点掌握情况,提升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守牢安全保生产。黄文江作为电炉主管工程师,是电炉设备和工艺的监督和执行人,电炉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他要求电炉班组人员每天上班召开班前、班后安全会,牢记“安全生产八大”禁令、《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严格落实班组安全奖惩制度,在生产过程中不定期地进行安全检查,严禁“跑、冒、滴、漏”。

勤学苦练再向前。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黄文江还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种学习和培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在集团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线学习和贵钢及炼钢事业部组织的各种培训中,通过对公司三大攻关品种生产工艺的总结和整理、不断摸索,成功积累了一套成熟的工艺流程。他表示,将继续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努力提升自身能力;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提高电炉班组成员的整体素质;进一步为公司及事业部各项任务完成建言献策,做好提质、降耗、高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