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第一份工资

首钢日报 A04版副刊  首钢资源 郑仲波 2024年12月04日

手机铃声响起,屏幕闪烁亮起,工资显示到账。我凝视着这串数字若有所思,而这串数字仿佛也瞧懂了我的心事,它矫健的身影跃出屏幕,不由分说,拽着我的思绪飘到2008年……

领到人生中第一份工资是在2008年5月,数额是1800元,工资是以现金形式发到手中。

2008年4月,临近毕业,我和同学小毛机缘巧合来到了这个小县城,在工地上当实习技术员。二十岁出头的我们可谓精力旺盛,白天跑完工地,晚上还要在宿舍楼下的篮球场挥洒一会儿汗水。清晰记得第一次领工资,内勤员从五楼打开窗户向篮球场大声呼喊道:“小郑、小毛,快来领工资。”她那穿透力极强的声音响彻了整个篮球场。这下可好,所有人都知道我俩发工资了。我们尴尬不已,扔掉篮球,怀揣一颗激动的心冲到楼上。签完字,核对好名字,激动的小手再从会计那儿接过一小沓人民币。走回宿舍时,心里美滋滋的,脚步轻盈盈的,就连空气中也仿佛弥漫着芬芳的味道。记得当时的交税工资是2000左右,我不忘拍拍小毛的肩膀,自嘲道:“咱们已经步入‘高薪’阶层了。”

工地上的老王告诉我们:“人生第一份工资意义特别重要,你俩想好怎么花了吗?”说完还不忘坏笑一下。

其实,我俩早商量好了,先搓上一顿,再把这黑白屏且只能打俄罗斯方块游戏的破手机给换了,算一算,工资就所剩无几了。

第二天去工地时,我们把工资装在旧衣服口袋里,再藏到床底下,反复检查几次才离开。刚到工地一会儿,小毛忧心忡忡地告诉我:“咱们宿舍人流动性大,你说会不会丢了呀?”我一听,眉头紧皱:“应该不会吧。”虽然否认了这个可能,但这个“可能”一直在心里探头探脑,让人忐忑不安。半小时后,我对小毛说:“我还是回去下吧。”说完拔腿就跑。宿舍离工地两公里多,我一路小跑赶回宿舍,顾不上身上的汗水,气喘吁吁地直接掀开床垫,确认工资完好无损后,才深深地松了一口气。

晚上,我和小毛商量,二十多年一直伸手问家里要钱,第一次工资意义重大,不如邮回家孝顺父母,成就感满满。至于手机,下次发工资再买,我俩一拍即合。因为有个美好愿望等待去实现,这一夜,我们心情都格外澎湃激昂,索性来一场秉“灯”长谈,直到时针爬到夜里两点钟才意味犹尽去睡觉。第二天早上,同时向主管请假。他用疑惑的眼神盯着我俩,反复确认:“你俩一起请假?”

“是的。”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主管随后微笑了一下:“如果是谈女朋友,我准你们假。”

“就当是吧!”我们害羞地笑起来。

坐着颠簸的公交,辗转两次来到县城。走入邮政,填表汇钱,一切顺利。出来后,给家里回了个电话,心里有说不出的轻松惬意。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望着车水马龙的县城,顿感人生的美好与希冀。内心第一次感受到工资带来的力量与充实感,并默默告诉自己:珍惜工作,未来要好好地干出一番事业!我意味深长又略显开玩笑似地对小毛说:“这一刻具有历史意义,不亚于人类登上了月球,是我们经济独立的里程碑。”

岁月倥偬,一晃就是十六年。这些温馨画面、遥远记忆串起的故事,仿佛又让我嗅到了青春的味道,看到青涩懵懂的自己。再回首,早已物是人非。我呢,依然在柳林却已改行;小毛呢,则辞职回到老家介休市发展。时光终归冲刷了一切,记得上次联系还是在五年前,不知他是否还记得和我第一次领工资,第一次在床底下藏工资,第一次去邮政汇工资。

如今工资发放,内心早已没有了丝毫波澜,倒是静下来时,特怀念刚毕业那会儿,一副一人吃饱全家饱、天不怕地不怕“傻傻”的样子,当然,工资肯定是任由自己支配。如今,家庭、工作压在双肩,做什么都思前想后,显得畏首畏尾,时常扪心自问“你那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气神都去哪里了”,时间默默不语,却回答了所有。抚今追昔,再眺望未来,二十多年后,等到退休,能否再回到从前,能否过上随心所欲、洒脱不羁的生活。想到这儿,心里又有了些许激动。

人因为有了期待,才有了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