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巧改液位控制 解决“冒液”难题
今年以来,首钢智新新能源作业区聚焦公司重点任务,目光向内、极致挖潜,持续探索极低成本运行新路径。各攻关团队以制约机组“四个制造”能力提升的“瓶颈”问题为抓手,主动作为、久久为功,解决了六机架回油箱冒液难题。
迎难而上 主动出击
乳化液系统作为保障六机架轧机顺稳运行的重要一环,为带钢的轧制过程提供了有利的润滑条件。能否精准控制回液箱液位,是直接关乎乳化液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六机架产线乳化液控制系统在设计之初,采用的控制手段是在回油箱液位过高时,实现回油泵自启排走箱内液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逐渐暴露。每次检修或长时间异常停机后,回油泵便无法具备自行启动的条件,致使回油箱顶部大量溢流,不仅增加了乳化液成本,同时还触发轧机连锁停机,严重影响产线能效。因此,找出溢流的根本原因,开发出一套新的液位检测手段及控制模式迫在眉睫。
聚焦一线 追根溯源
六机架自动化团队深入现场轮流“盯防”,多次对回油箱的溢流原因进行复盘分析。在团队众人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发现溢流的直接原因竟是出在回油箱中小小的液位计上。由于在六机架产线乳化液系统前期,回油箱液位检测均由超声波液位计来完成,检测到高液位后,控制回油泵自行启动。但在经历长时间停机后,受多重因素影响,回液箱内的乳化液会出现大量泡沫,如果不能及时增加消泡剂,就可能导致超声波液位计液位检测结果失真,故而造成回油泵无法自行启动,发生溢流。
突击冲锋 势在必行
找到了问题“关键点”,攻关团队大胆创新,提出打破成型设计,更换全新不同类型液位计为“爆破点”。但什么类型的液位计最为“对症”?又成为拦在团队成员面前的一道难关。攻关团队查阅资料、反复实验,通过对各种类型液位计检测原理的不断分析、逐步筛选,最终差压液位计进入了大家的视野。差压液位计使用压力变送器来测量液位,通过测量箱内某一点的压力与另一参考点之间的压力差,来确定液位高度。理论上讲,通过此原理,可完全规避乳化液顶部因泡沫对测量的影响。
创新实践 攻克难题
针对问题,攻关团队迅速制定了优化改造专项方案和现场施工计划,围绕现场路由设计、自动化仪表调试、控制逻辑程序编写及调试三个环节重点开展工作。经过长时间的现场应用验证,乳化液回油箱冒液问题从根源上得到了控制,再无溢流现象发生。该项目不仅可有效降低成本90余万元,还为保障机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降本增效永无止境,技术创新持续赋能。首钢智新新能源作业区攻关团队坚持以实干担当,从生产实际问题出发反复冲锋,为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