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高线集控“智”变升级

首钢日报 A02版专版  贵钢站 杨远大 2024年11月08日

首钢贵钢轧钢事业部高速精品线材生产线(简称“高线”),是一条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全连续线材轧制生产线。近年来,首钢贵钢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定不移推动技术创新成为第一竞争力,深挖工序潜能,大力促进效率效益双提升。高线集控自动化改造项目为产线装上了“智控”大脑,开启了数字化转型新征程。

操作室一体化整合,优化资源配置。高线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但存在操作室分布多、操作人员需求高、人员利用率较低的问题,不仅影响生产效率,也制约产品质量提升。贵钢轧钢事业部坚持问题导向,瞄准重点工作项目靶向攻关,开展高线集控改造。他们对加热炉区域进行集中整合,将加热炉C2操作室、水处理操作室与CS3主操操作室合并成一个操作室,将信息化出料系统,燃烧、汽化系统控制画面,以及水处理画面移到CS3主操操作室,实现出钢、轧制和水处理工序一体化,不仅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还为后续自动化和数字化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该项目也获得2024年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

自动化升级,提升产线智能化水平。实现卸卷车自动卸卷功能,是提升产线智能化水平的一大亮点。轧钢事业部通过安装钩号智能识别系统,对PF线每个C型钩增加载码体,在卸卷位置增加读码器,对所有钩号进行智能识别,实现全自动卸卷。这一自动化改造大幅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了卸卷效率和准确性。在此基础上,他们又新增了自动挂牌机械手,更是锦上添花。以机器自动打标、挂标取代了传统的人工作业,使挂牌工序实现无人值守。这一创新大幅提升了产线的智能化水平,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

数字化功能升级,实现高效管理。在高线生产中,生产监控画面实现集控,是数字化功能升级的关键环节。在改造过程中,技术人员将ABB卷线操作、摩根循环线wincc控制、打捆机操作和重量显示等各个工艺站点的画面,迁移汇集至新操作室进行集中操作管理,操作人员能够在一个操作室内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全面监控。新操作室功能经过精心设计,将PF循环线5个操作室合并成一个操作室,将CS4集卷操作室、打捆操作室、称重操作室、两个卸卷操作室合并到打捆机操作室,保留手动操作台手动功能。将异常状态下的手动自动转换功能、循环线急停及各个工艺站点急停和必要操作功能等全部合并到新操作室,实现各位置远程手动、自动转换,便于异常状态时的紧急处理。

高线集控项目升级改造,取得显著成果。实现整条产线集中操作,为产线装上了“智控”大脑;实现水泵自动启停、水池自动补水、卸卷站自动卸卷、称重岗位人员由智能机械手替代,水泵站、卸卷站及称重站实现无人值守等,上下游工序紧密协作,显著提高了工厂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改造后,高线操作室由原来的8个精简为3个,优化12人,每年节约成本约96万元。

下一步,轧钢高线将以技术创新为引领,全力推行数字化转型工作,为全面打牢首钢贵钢基业长青根基不懈努力。

记者感言

贵钢高速线材集控升级项目,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创新,更是贵钢对钢铁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探索。当今社会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钢铁产业如何通过集控升级实现“智”变,开启数字化新征程,高线集控升级项目对贵钢来说,在实现产品“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率、绿色生产制造”上具有重要意义。相信,贵钢高线上取得的成功经验在公司其他生产线上进行推广,一定会提升智能化、数字化水平,促进生产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