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他的名字叫中国
我从小就知道,他的名字叫中国。
那些贴满了墙面的照片,是许许多多热爱着他的人,翻山越岭而为他拍下的。小时候的我总是翻阅这些照片,严肃、认真,手指缓缓地勾勒,想要牢牢记住他的模样。
我也是从那时有了一个梦想,依然年轻的我,用稚嫩而青涩的嗓音说:我一定要亲眼见见中国。
人们说中国是一位来自东方的谦谦君子,他满腹诗书与经纶。那些人曾看见他孑然一身地站在亚洲的土地上,温和地欢迎每一位客人的到来。每一位见过他的人回来都说,靠近他,会扑面而来清韵淡雅的檀香,让人仿佛身处一片幽深静谧的竹林,风吹叶落,人们于无形之中被温柔的气息包围。远远有古琴的声音从林深处飘来,回荡在周身,洗涤着客人远道而来风尘仆仆的灵魂。
我感觉身体轻盈起来,像是在做一个缥缈的梦。梦里,我循着那琴声而去,翻越了群山,踏过了小溪。于某个山巅,群雾之中露出了一座孤独却安静的木屋,我站在门前,紧张地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吱呀……门忽然开了。
见到是我,那位被称作“中国”的君子弯起了眉眼,似乎毫不惊讶一个陌生人的到来。
他用温润的嗓音对我说:“等你很久了,请进来坐。”
屋内的陈设简单朴素,那是人们最常称赞的,中国是一个有成就的人,但他始终穿着那件正红色的长袍,有五颗黄色的星星点缀在他的肩膀,被他用心脏牢牢呵护着。
他拉着我坐下,柔和的目光上下打量我,感叹道:“长这么大了。”
我们一见如故地聊了很多,他身上的气质让我很快地放松了下来。
他为我讲述了他的过往,有光明也有黑暗,有低谷也有重生。他像是把那些过往反反复复地思考了很多次,以至于在讲述的同时,还说了很多自己的思考。
他坚毅而顽强地走了很久。
这和从其他人口中听故事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独属于中国的嗓音,沉稳、平静,不紧不慢地叙述着,让人仿佛能够跨越时空,流下穿越百年的眼泪。我的内心深受触动,像是有什么地方碎了一个角,然后,有花从里面长了出来。
掩住的房门外,传来了混乱的、属于孩童的嬉笑声。他笑着对我说了声“抱歉”,站起来打开门。
我跟了上去,看到六七个人握着纸飞机,从竹屋的另一头,跑向了竹林深处。他们年龄各不相同,最小的看上去也才两三岁,最大的好像已经年过半百。
他们笑着,闹着,忽然大喊三二一,随后一齐放飞了手中的纸飞机。
我的眼睛像是有了光,目送着那些五颜六色的纸飞机,飞在空中,飞向了不同的远方,像是一道美丽的彩虹。
欢声笑语逐渐飘得很远很远,纸飞机慢慢飞出了竹林,向着更远处的山头而去,消失在视野的尽头。
一切又恢复了寂静,就好像这几秒的光景只是一场错觉。
身后,中国有些欣慰地笑了:“他们在这里很久了。”
我回过神,才发现不知不觉我已经走到了中国前面,正站在台阶上。
感受着微风吹拂过我的脸颊,山间的风总是带着泥土的气息,有家的味道。
“他们在陪伴您吗?”我问。
“不是陪伴。”他摇摇头,抬起眼,视线落在了那些人们远去的地方,半晌,笑答:“他们在建设我。”
我愣住了。
“我甘愿在这片土地上坚守着,但我的孩子是自由的。”他望着那些孩子嬉笑着归来的身影,再一次对我露出了微笑。
周围又热闹了起来,他挥了挥手,像在做最后的告别,“你也一样。你也是我的孩子。”
这一切只发生在一个很平常的夜晚,也许某一刻的我已经意识到了这只是一场梦,但我却舍不得离开,一直到这时中国的挥手。
我能感到梦境一点一点消退,隐隐有阳光的热量轻轻铺在我的脸上,我皱了皱眉,缓缓睁开了眼睛。
阳光正好,蓝天白云。我想起了醒来前中国说的那句:他们在建设我。
于是,我收拾好了我的行李,平静地踏上了一条由千千万万人走出来的路。
这场梦似乎不久之后就被我淡忘了,但那声音却一直被我牢牢记着。
岁月模糊了我的过往,却铺垫了我的未来。我跟着那声音走了很久,就像中国那些年的摸索,我的纸飞机也找了很久很久的路。
中国有许许多多和我一样的孩子,就像在高山上肆意奔跑的男男女女们一样,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背景与年龄,有着不同的习俗风貌,但我们也许做过同一个梦,也许都见过那位东方君子;也许都目送着纸飞机飞向远方;也许我们醒来后都拥有了同一个信念:复兴中国。
我们有个共同的一个名字叫做:华夏儿女!
朝朝暮暮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用汗水、用热情、用信念,一步一步建设着他,一步一步实现着人民与祖国的梦想。
那株了解了中国过往之后生长出来的花有了名字。我想了很久,终于打算为它取名为“爱”。
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就能欣欣向荣。
有我们在的地方,祖国将会永远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