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打造团队凝聚力与执行力
——首钢矿业汽运作业区修理班提升班组管理工作纪实
|  | 
| 班组技术骨干正在修理发动机。 | 
矿业水厂铁矿汽运作业区修理班成立于2016年,现有职工28名,其中汽车维修工技师6名、高级工19名、初级工3名,主要负责汽运作业区在用大型矿车的日常检修、维护、保养和大总成修复等工作。
今年以来,汽运作业区修理班严格落实班组建设工作要求,紧盯班组对标、生产经营、成本核算、考核分配、人才培养、综合管理六大关键要素,全面开展班组建设工作,持续提升班组管理水平,保证了设备长周期稳定运行,为完成矿岩运输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将班组对标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
修理班主要承接了一项对标指标——矿车完好率。对此,该班组主要从强化日常检修、隐患排查两方面入手。
强化日常检修。修理班严格按照汽运作业区分解的年、月、日检修计划,统筹每日人员出勤、工种匹配、工作安排,保证日计划兑现率,以每日保全月、全员保全年的方式,确保全年生产经营任务完成。在此基础上,通过逐级人员不定时检查、班组职工轮值担任“监督员”等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督促检修进度,保证检修质量。同时狠抓设备标准化检修、周期化管理,实现了设备检修计划项目落实率100%、时间安排兑现率100%。
强化隐患排查。随着生产模式的变化,主体矿车出车计划也发生改变,设备日常检修维护时间逐渐减少,这给修理班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确保设备技术状况持续稳定,保证矿车运力发挥,修理班主动求变、科学应变。在汽运作业区的大力支持下,将设备隐患排查责任拓宽至“司机、修理、机长、点检”四个层面,形成以设备隐患问题排查为主体的“四位一体”模式,便于修理班及时全面掌握隐患、迅速整改处理隐患,避免隐患发展成故障。通过修理班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今年以来,汽运作业区85吨矿车、130吨矿车、电动宽体矿车完好率均保持在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优化考核分配方式
注入“挣工资”理念
修理班实行机台核算和工时打分综合计算的奖励分配方式,机台为最小的独立核算单元。汽运作业区将费用全部分解到机台,每个机台综合当月产量完成、柴油消耗、备件消耗等各项关键数据,计算出经济效益,充分体现出日常管控的重要性,让职工了解日常工作与挣取收入息息相关。
与此同时,修理班还按照班组职工所承包的机台平均收入提取核算成分值,其比例占总工资的60%,职工日常工时打分占工资的40%。这种核算模式既要求职工对自己承包的机台柴油消耗、备件消耗等关键要素负责,还要对车辆完好情况负责,所有指标直接与工资挂钩,大幅提高了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出职工“挣”工资的理念。
在这样的考核分配方式下,修理班职工成本意识大幅提升,积极开展修旧利废工作。今年以来,按月制定总成备件修复计划,完成修复件51件,节约备件费用约54.1万元。
注重后备人才梯队建设
培养班组管理“生力军”
随着水厂铁矿磁铁矿石加工项目建成投产,修理班向磁铁矿石加工项目输送人力4人,检修人员的减少与繁重的检修任务矛盾更加突出。对此,修理班深入挖掘班组职工潜力,以青年职工为重点培养对象,签订师徒协议,“一帮一带”提升技能水平;依托创新工作室操作演示台开展贴近实际工作场景的模拟教学,让职工在模拟中积累经验、提升技能;不定期组织内燃修理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统计班组职工二技能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职工学习二技能,甚至是三技能,为高效检修提供支撑。目前,修理班28名职工中,有25人取得了高级工及以上技能等级,全员具备二技能熟练操作水平,50%人员有三技能、20%人员达到四技能。
在深入挖掘职工潜力的同时,修理班同样注重人才培养。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按照定向培养方式,围绕发动机修复、焊接技术、电气系统、液压系统等进行定期分类培训,职工刘国法、李冬明、赵志国被授予“矿业技术能手”称号;在管理骨干培养方面,对周跃懂、裴志军两名职工进行后备班组长定向培养,目前两人已达到后备班组长管理水平,能够完成带班、带摊作业,为班组长期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全员自主创新
提升班组管理“软实力”
针对设备运行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修理班成立了多个课题攻关小组,自主攻关,效果显著。
连锁装置实现隐蔽点位安全隐患自动化检查。职工任海鹏结合矿车刹车片不易观察,可能造成因刹车片掉落导致刹车失灵等严重故障的实际问题,反复摸索实验,完成了“刹车片磨损到限自动连锁报警装置”的攻关项目。该连锁装置根据电路“通、断”原理接通司机室的报警装置,及时提醒司机检查该点位,采用简单的原理和极少原料的投入,解决了隐患问题,实现了本质安全。
完成康明斯K50发动机增压器自主修复。发动机大修攻关团队针对“K50发动机增压器自主修复”开展课题攻关,通过自制专用工具,对已更换下车的增压器进行筛选、分类、比对,选出可用部件进行重新组装、试验,首次完成两台K50发动机增压器的自主修复工作,在节约新件费用投入10万元的同时,积累了宝贵经验。
研制85吨矿车轴头拆卸专用支架。汽运作业区在用85吨矿车8台,在前轴头拆卸装配过程中,存在吊装带捆绑不严、轴头脱落砸伤的风险。针对此问题,职工尹新贺通过多次现场调研、测绘,设计制作了轴头拆卸专用支架。该支架严格按照85吨矿车前轴头尺寸设计,实现支架与带拆卸轴头的“完美固定”,无论是拆卸、现场固定、装配,都可以将轴头固定在专用支架上进行,消除了整个检修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大幅提高了85吨矿车轴头更换的工作效率。
抓好安全管理
提升班组综合管理水平
打造安全管理体系。由于修理班组涉及到的工种及特种设备种类繁多,每日参与的检修任务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通过近几年的摸索研究,修理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安全管理体系,即以抓牢抓实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为依托,从严从细做好现场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全面推行班组安全管理达标建设,先后制定推行了普及隐患排查明白卡、检修厂房安全值日、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家庭等管理制度,实现制度全覆盖、用制度管人,确保各项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积极推进安全管理重点工作。结合水厂铁矿“把隐患当事故”活动,修理班积极调动职工积极性,共计排查出专用工具梯子开焊、照明设施角度偏移、安全告示牌损坏等各类安全隐患23项,全部整改,为班组全年安全工作无事故打下了坚实基础。
让安全理念“入脑入心”。修理班利用自身区域优势,打造安全长廊,将安全理念、修理检修注意事项及应急处置方法等安全知识进行展示,方便职工学习;积极开展班组安全“小教员”培训活动,每周确定1—2名“安全小教员”,利用班后会时间进行安全培训,让安全教育在班组落地生根。
班组建家让班组“家”味更浓
对班组职工了解“生产经营、成本核算、考核分配、人才培养、综合管理、危险辨识、职工创新、班务公开”八项内容,增加职工参与班组管理的热情和对班组各项工作开展完成情况的了解,提升班组凝聚力。
结合“职工驿站”建设工作,重新装修了乒乓球场地,配备了餐桌、餐椅、微波炉、冰柜等设施,方便职工使用,让职工更有归属感。
落实“党小组建在班组上”具体工作的要求,积极组织班组党员,按照党员联系群众划分,对班组职工进行家访,了解职工所需所想,与职工家属建立“沟通桥梁”,更好地解决职工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为班组和谐稳定发展注入了积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