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数启新程 智绘未来

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

首钢日报 A03版专版  本报记者 任淑娟 岳建华 2024年09月20日

从结绳记事到数字时代,人类文明进步的画卷波澜壮阔;从人工炼钢到数智融合,首钢改革创新的脚步永不停歇。推进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打造中国式现代化首钢场景动力澎湃——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钢铁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步伐逐渐加快。“十四五”以来,首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落实“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把数字化作为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的战略之举。

确立4项数字化能力、6个建设标准、5项建设内容、1个数字化底座的顶层设计,明确集团管控和共享服务、钢铁业、园区开发与运营管理、培育产业、产融结合的“1+4”目标,7类44项重点任务,实现从战略谋划到实践落地的靶向贯通,完成从规划图到施工图的逐层分解。首钢,正以创新之翼、智慧之舵,冲刺于数字化之巅。

打造产业升级之基

数字化赋能钢铁“智”造

智慧熔炉,聚数强基。首钢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用足用好“推动技术创新成为首钢第一竞争力”关键一招,在核心技术上持续发力,锻造钢铁业“数字优势”。

强化智能制造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攻关,形成首钢智能制造架构与标准体系,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生产全过程和供应链全环节39个智能制造典型场景清单。构建面向钢铁行业的技术平台,首钢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京津冀钢铁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上发布。

加快实施首钢制造业升级,推进产品创新数字化、生产运营智能化、用户服务敏捷化、产业体系生态化建设,打造智能化工厂、产线、工序。首钢智新数字化转型示范工厂推进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运营智能化、营销供应链生态化,打通研发、设计、制造、供应链、营销、经营管理全链条,提升硅钢产销研一体化管控水平,入选国务院国资委数字化转型试点。首钢冷轧“灯塔工厂”建设数字化业绩管理平台、质量管控平台、设备管控平台、能源环保管控平台,获批“国家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北京市“高端汽车板制造智能工厂”。首钢京唐MCCR“多模式连铸连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获批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首钢矿业搭建“三化两图四平台”智能矿山架构。首钢矿投辽宁硼铁实现百吨级矿车装、运、卸全流程无人驾驶,成为辽宁省首个无人驾驶矿山示范基地。

铁前信息系统、过程智能控制、工序智能检测、工业机器人应用、智能排程、智慧管理、无人仓储及智能物流管控,首钢钢铁业数字化千帆竞发,生产、运营、服务、供应链协同等环节充分融合,加速演绎“制造+服务”的优势升级。

创新为魂,数字为骨,筑牢基石,智慧触角越扎越深,首钢用数智技术推动产业升级,为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提升运营管理之效

数字化推动产业变革

融合重塑,数尽其用。首钢积极抢占数字经济赛道,围绕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以业务驱动为核心,以数据平台为载体,以激活数据要素潜能为目的,聚焦解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卡点、堵点、痛点问题,持续提高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的思维能力和治理手段,打造数字化发展新优势。

集团战略管控与服务能力双提升。流程横向贯通、纵向集成,数据融合互联、高效共享,财务管理基本实现集团核算一本账、预算一张网、资金一盘棋,构建“三算合一”全流程管控体系;投资管理建立多系统协同的投资控制“三道防线”;人力资源管理实现全集团组织人事数据的统一、规范、共享;科技创新管理实现项目全链条、成果全过程管理;审计管理实现项目从计划、实施、报告到整改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法务管理搭建风险可视化底座,由事后完善转为事前预防、事中监控;公司治理实现子企业股权架构、章程制度、治理结构、董监事信息“一键查询”;集团数字档案室获评“北京市高水平数字档案室”;协同办公平台支撑随时、随地办公需要。

“智慧园区”可持续性拔节生长。聚力“一高地一支点”建设,首钢园区构建从投资、建设到招商、运营全周期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和能力,打造“智慧+园区”。初步形成科幻、人工智能、互联网3.0、航空航天“1+3+X”新质生产力产业体系。科幻产业集聚区入选中关村特色产业园。首钢建投建设IOC智慧运营中心、招商运营一体化管理平台。曹建投推进综合管理平台项目建设。

培育产业发展动能强劲。坚持专业化方向,围绕钢铁产业延伸、城市综合服务、轻资产转型发展,以数字化建设支撑资源整合、业务协同、管理运营,提升服务钢铁及市场竞争能力。首钢建设搭建BIM+数字工地平台,完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各项经营管理决策和执行活动可检查、可控制、可追溯。首钢工程推进BIM设计一体化应用平台建设,高效支持项目与协调设计管理。首钢机电搭建经营管理系统。首钢实业开展物业2.0升级。首自信公司形成集团管控、经营大数据、经营管理3类解决方案,开发5款智慧城市运营管理类产品。首钢环境搭建生产管理系统,覆盖鲁家山、长治生物质项目。

创新为源,数字为流,汇聚成海,首钢以数字能力推动管理体系数智化升级,依靠数字手段赋能产业“增量崛起”,协同、高效、顺畅的融合创新生态已经形成。

增强价值创造之力

数字化催生商业模式创新

智见创造,乘数奋进。首钢以市场为导向,从客户需求出发,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在产业体系中的作用,探索新型商业模式,加速跨界融合,推动形成耦合共生、互惠共赢的产业生态,打造“上云、用数、赋智”的增长新引擎。

金融服务实体能力显著增强。打造基于互联网和数据的产业链金融生态圈,推动业务创新和价值创造。首钢成为北京市属企业第一家上线数字化司库系统、北京市第一家可开立供应链多级流转电子债权凭证的国企。首钢财务公司上线集团代发薪酬平台、新一代票据服务平台、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平台,实现7×24小时全年无休的对公结算,2023年结算金额近9000亿元,信贷支持360亿元。首惠产融上线京票3.0系统,完成区块链BaaS平台搭建,“首钢京票”规模达200亿元,服务供应链圈近3400家客户。创新推出“到货通”“发票通”“保理通”和“绿租宝”等产品,提升供金服务价值创造。首钢基金建立投资管理系统,实现“募、投、管、退”全生命周期线上管理。建立数据分析平台,涵盖3个产业公司和2个业务板块。

服务用户水平显著提升。首钢对传统的生产组织、营销、管理、服务模式进行融合创新,建立基于互联网思维和客户精确需求、精确制造、精确配送的定制模式,推进用户服务敏捷化。智慧EVI、智慧订货、智慧物流、智慧服务,实现从订单到交付全流程按需、精准服务,提升用户全生命周期响应能力。建设“首钢钢铁产销一体化经营管理平台”,构建“一贯到底、一体通管、全供应链、全生命周期”的管控体系,产销协同效率提升60%,降低库存15.3%。首钢股份营销中心搭建面向客户服务的智慧平台,服务客户超2000家,构建“开放共享、互联互通、共创价值”的“首钢—客户”生态圈。首钢股份在线成为集销售、采购招标、工业品商城、物流撮合、在线支付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供应链生态协同平台。首钢地产建设数字化营销客服平台,支持渠道管理、移动端销售,实现销售计划与执行无缝对接。

创新为帆,数字为舟,乘风破浪,勾勒发展新版图。从战略决策到研发设计,从生产制造到客户服务,在首钢生产经营的各领域、各环节,数字化应用场景的“广度”“深度”和“温度”正不断拓展。

足履实地,行方致远。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新形势新要求,着力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深化数智技术应用,强化人工智能驱动,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以数字化转型赋能首钢高质量发展。要紧紧围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扎实推进数字化转型各项工作。要以数智技术应用赋能技术创新,聚焦产品开发、生产制造、核心业务等提升能力,巩固和提升比较竞争优势。要以数字工具运用赋能管理创新,聚焦核心要素、转型提效、精益运营、绿色低碳等提升能力,推动企业效率效益进一步提升。要以数据要素拓展赋能商业模式创新,聚焦用户服务、产业生态、数字园区等提升能力,输出更多符合价值链要求的服务。要持续加强数据治理、技术支撑和安全保障,聚焦数据治理、基础设施、安全防护等提升能力,进一步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要全面落实新一轮深化改革要求,注重顶层设计,注重制度保障,注重投入产出,注重组织领导,以更大力度推进,更实举措落地,不断增强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动力和活力。

“数”海潮涌逐浪高,扬帆远航正当时。拥抱数字时代的首钢,正奋楫前行,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争当改革行动派实干家,坚持“一引领两融合”,让“数字引擎”持续激活发展新动能,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首钢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