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征服“洋设备”解题又降本
——通钢能源事业部破解氮压机轴瓦温度偏高难题侧记
![]() |
通钢能源事业部攻关团队研讨轴瓦改造方案。 |
![]() |
通钢能源事业部职工正在点检氮压机。 |
![]() |
重新组装的改良轴瓦。 |
通钢能源事业部自主改造进口设备,成功解决了氮压机轴瓦温度高影响生产的难题。
通钢能源事业部1号三万五制氧机组是2003年德国制造的设备,也是目前通钢公司制氧机组中体量最大、精度最高、操作要求最高的设备。作为通钢公司制氧系统的核心,其性能与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体生产流程。一年来,该制氧机组中的氮压机四级轴瓦温度一直偏高,当温度达到125摄氏度,就会被迫停机。由于该氮压机是三万五制氧机组中唯一供给氮气的设备,一旦停机,将影响公司整体生产。
解决轴瓦温度高的问题迫在眉睫。能源事业部制氧作业区联系厂家人员进行维保,给出的建议也是只能进行轴瓦整体更换。
能源事业部制氧作业区作业长靳旭说:“更换一套轴瓦需要约40万元,太贵了!为了降成本,我们决定寻求其他路径,破解温度高的难题。”没有技术经验,又怕影响生产,大家都不敢轻易接下这个难题。关键时刻,制氧作业区技术骨干崔栋带领攻关团队主动请缨。
通过多次解体检查测量,攻关团队发现除四级轴瓦瓦块有局部结焦情况外,并未发现尺寸超差、裂纹、变形等问题,现场只能清除瓦块结焦后按标准装配继续观察运行。
为了彻底解决轴瓦温度高的问题隐患,攻关团队经过多次探讨,认为可倾瓦轴承具有独特结构与工作原理,其在降低轴瓦温度方面有诸多优势。为此,提出从改善润滑性能、优化瓦块设计、增强散热效果等方面进行可倾瓦改良。
更换润滑油,减少轴瓦结焦。该氮压机投产以来一直使用矿物油。由于四级转子转速高、瓦温高,使用矿物油在运行过程中会形成瓦块结焦,导致瓦温进一步升高。为此,攻关团队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润滑油参数和性能进行对比,以及参考其他压缩机润滑油的使用效果,最终将原润滑油更换为超级合成润滑油。
超级合成润滑油具有优异的低温启动性能和黏度指数,能够在各种温度条件下保持稳定的润滑效果,减少设备的能量消耗和磨损。此外还具有良好的抗腐蚀和防锈性能,能够保护设备免受腐蚀和锈蚀的影响。
使用超级合成润滑油后,其卓越的高温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有效减少了轴瓦的磨损和结焦,延长了轴瓦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轴瓦润滑效果。
优化瓦块设计,增强散热效果。在瓦块设计上,攻关团队大胆创新,通过切割瓦块回油位置、加大油楔、减少接触面积等方式,提高润滑油的排泄速度,增加润滑油流量,同时带走更多的轴瓦热量,进而降低轴瓦的整体温度。
但在执行第一步时就遇到了难题。进口设备没有备件,改造必须一次成功,而且要对其改造必须经过厂家同意。攻关团队经过深入研究,撰写可行性报告,在与德国厂家反复沟通后,对方同意改造意见,但对加工精度要求极为严格,必须由该厂家驻中国的代理公司进行改良件的加工。而该代理公司在浙江,不仅来回运输修理周期长,且加工费也较昂贵。生产等不得,能源事业部与机电修造公司沟通,挑选加工精度最高的设备、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并邀请代理公司专业人员到机电修造公司加工现场考察。经沟通与现场察看,对方认为机电修造公司设备满足加工精度要求,同意在机电修造公司加工的请求。
第一步的成功为攻关团队增添了信心。在加工过程中,由于轴瓦表面金钨材质较软,固定就会导致上部金钨变形,增加了加工的难度。为此,攻关团队与机电修造公司加工人员探讨,制作了一个固定卡具,卡住轴瓦底部固定,解决了难题。同时,为满足加工精度要求,攻关团队还派专人全程在加工现场指导,与现场职工边加工边找角度,本着慢工出细活的原则,经过两天精细加工,顺利完成改造。
通过切瓦改良,在同等工况条件下,将轴瓦报警温度降至79.2摄氏度,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了因轴瓦温度过高而导致的停机和维修成本,彻底解决了轴瓦温度高报警的设备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