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钢铁企业五维双循环质量管理模式构建与实施
构建与实施背景
钢铁的生产具有流程长、工序多、设备多、工艺复杂程度高、数据信息量大、影响质量波动的因素错综复杂等特点,其过程纠偏或问题解决的难易程度和效率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制约。尤其是在企业产能不断提升、节奏不断加快、技术不断更新、客户要求不断变化、数据信息不断倍增的新常态下,质量方面的新生问题与难点问题都将对管理者的管理智慧和管理手段形成更大的挑战。原有模式以结果为导向,过度充当了“救火队员”的角色,而在过程管控、失效预防上投入的力量明显偏弱,部门“引、管、评、促”的核心职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市场端客户对产品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越来越多,对制造端的质量管理升级形成了一种倒逼态势。同时在与国内外先进钢企和自身高质量发展目标对标对表的过程中也清晰地认识到,企业在强化高质量发展理念、先进管理模式探索、管理要素整合优化、管理过程系统化推进、敏锐捕捉转化市场信息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在“建设高质量发展一流钢企”的道路上,用创新来破解企业发展难题、驱动企业进步是首钢股份高质量发展的法宝,更是常抓不懈的工作。因此,为了走实高质量发展之路、永葆首钢品牌持续旺盛的生命力、筑牢首钢股份持久卓越的核心竞争力,在质量管理上不断创新势在必行。在内、外部双重高质量要求的推动下,五维双循环质量管理模式应运而生。
主要做法
五维双循环质量管理模式是以五大管理维度为主要抓手,以内、外部问题双循环治理为主线,最终实现系统性强、聚焦精准、运转高效的全流程一贯制质量管理活动。“五维”代表质量管理过程中五位一体的五大管理维度:“质量巡查”“设备精度”“质量攻坚”“数字赋能”和“重点品种”。“双循环”代表围绕制造端和客户端反映的焦点质量问题而开展内、外“双循环”的管理路线。通过“五维”和“双循环”的有效推进,最终实现“一贯到底”的质量管理效能的提升。五维双循环质量管理模式的突出特点是:系统化、聚焦化和高效化。
五维双循环质量管理模式使管理的关注点得到了前移,管理视野得到进一步展开,近景变远景、微距变长焦,原来两根指头发力的模式变为了整拳出击,效果从单点上使劲变为了整面上夯实。做法如下:
五位一体,实现全工序质量系统化管控。首钢股份在对一贯制管理实践过程中的经验与反思经过认真梳理后,结合生产实际,将全流程质量管理分解为五大管理维度,称之为“质量管理树型系统”。在整体一贯制思想的统一指导下,彼此发挥各自优势开展工作,同时又互相支撑,共享输出用于自身改进,以达到协同发展,能量汇聚最大化的目标。
质量巡查,夯实质量管理基础。质量巡查作为首钢股份夯实现场基础管理的重要抓手,旨在提升生产现场的日常管理水平,强化基础管理,夯实管理规范,做好每一个质量控制环节。根据生产实际,首钢股份建立了三级巡查制度,即公司级、作业部级、作业区级巡查,以实现全工序多维度全覆盖的目的。围绕查基础、查逐级、查反复、查动态问题、查重点品种五大维度,每周开展工序间巡查,形成巡查报告进行通报并上报公司领导。
工艺质量巡查平台是首钢股份质量管理活动中的新思路、新举措。自2019年实施工艺质量巡查以来,合计巡查180期,累计巡查1943项,发现问题262项,不合格率13.48%,一次整改率达到98.63%,有效起到了督促各工序主动夯实质量管理的作用。
设备精度,提高质量保障水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设备精度与质量巡查共同组成树型系统的根基,支撑着其他系统健康运转。在该维度中,设备部负责发挥主体职能,以设备功能精度保障为中心任务,为产品高质量兑现提供支撑。其中,设备部掌握着完整的设备资情“地图”,通过项目立项、备件质量把关、设备精度研判、重点区域治理、维检计划制定、现场动态监测等手段,持续为生产的稳定和质量的提升提供着有力保障。
针对制约产线质量提升的设备功能精度问题瓶颈,构建技术管理交流平台,定期组织管理和技术交流以实现共同进步,实现了优势互补、互通互鉴。
质量攻坚,增强质量兑现能力。在国内国际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下,钢铁市场对品种升级和质量升级的需求愈加强烈,对产品质量的准入条件愈加苛刻,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压力向制造端的传导日益加重。面对困难和挑战,首钢股份只能前行。该维度依托科技创新向难点反复冲锋而设立,重点负责总体攻关活动的推进,也是一贯制树型系统的主干部分。2022年以来形成以“汽车板攻坚”“酸洗板攻坚”“质量挂图作战”“五大专项攻关”等为核心的质量攻坚团队,从项目摘牌、团队组建、方案策划、资源整合、实施验证到效果巩固,全程按照一贯制管理思路进行,大大缩短了攻关周期。
其中“汽车板攻坚”围绕GA高强钢、GA外板、过程质量管控、基础管理等攻关事项44项进行汽车板专项攻坚,GA外板合格率提升17%。“酸洗板攻坚”梳理问题清单49项,建立4人“0”级服务团队,通过投料比优化及质量控制能力提升,比亚迪、日系车企订单实现100%兑现。
数字赋能,提升质量管控效率。首钢股份搭建产销一体化系统,利用流数据处理、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特征提取、关联分析与预测、人工智能卷积神经网络等技术,实现了多基地跨工序的质量协同管理,从客户出发到客户结束的质量闭环管控。结合质量管控流程,围绕质量特性、工艺控制、质量缺陷,应用在线检测、机器学习、图像识别、数据建模等先进技术,实现了需求智能推荐、过程动态管控、在线判定与实时监控、表面质量智能检测与判级、质量缺陷评审辅助、跨工序缺陷跟踪以及过程能力评价分析等,提升了产品过程质量的管控能力。
重点品种,打造质量品牌引领。该维度的使命在于,高度关切钢铁业发展趋势、敏锐捕捉市场需求、对标世界一流钢企,打造自己的战略产品,夯实核心竞争优势。该维度是一贯制树型系统的枝干,重点品种就是枝干上结出的果实。汽车板深化聚焦“外板+日系”,以“提质、提效、调结构”为核心,细化落实“好的质量、低的成本、高的效率和及时交付”工作要求。电工钢抓住“双碳”战略机遇,全面对标日本制铁、JFE世界先进钢铁企业,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持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建立国际渠道战略。酸洗板打造第三个核心拳头产品。加强渠道体系建设,提升汽车酸洗板在合资品牌、主机厂的供货占比;促进产品结构升级,加强引领型先进产品的开发力度,提升竞争软实力。
两端融合,实现内外部问题聚焦化治理。任何产品都是为使用而产生的。制造端的交付只是完成了质量兑现的第一步,客户端的使用才是对质量最后的检验。那么,如何做好两端融合,使内外部质量问题得到协同高效地解决,就成了极其重要的事情。对此,首钢股份从内外部焦点问题入手,在不同层面开展了实践。
双十攻关,内外问题齐抓共管。随着首钢股份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质量控制难度逐步增大,质量稳定性在客户端的表现直接反映出产品制造端的兑现能力。如何解决“卡脖子”问题,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实现快速突破?首钢股份高层领导审时度势,提出“全面提升质量控制水平”总要求,要求全流程组织对“内部制约产线制造能力提升的瓶颈问题”“外部客户反映的焦点问题”进行全力攻关,并由制造部牵头组织,这就是“双十”项目的由来。
“双十”攻关启动以来,首钢股份瞄准客户需求,从多角度考虑,找准质量问题与生产、工艺、技术之间的深层次联系,及时总结攻关经验,将客户的需求点精准转化为现场的工艺质量控制点,固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一贯制质量管理的优势,使攻关成效得以稳定保持。自2020年以来,高质高效地解决了一批急难问题,为供需双方都带来了价值提升,不仅赢得了客户的认可,也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先机。
产销协同,外部焦点精准服务。围绕客户端提出的质量问题,公司成立专班进行攻关,成员由各部门精英组成,将对客户需求做进一步精准识别后的信息作为输入,持续优化产品的外设计和内设计,从源头提升产品质量特性的契合度与稳定性。首钢股份探索建立“跨界”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新平台,先后成立“首钢—华晨宝马联盟创新工作室”“首钢—华油钢管创新工作室”等多家联盟工作室,实现了首钢与客户跨专业、跨领域、跨企业的深度合作。联盟创新工作室的核心工作思路就是打破组织界限,发挥专业交叉、知识互补的优势,更贴近客户现场工作、更精准解决客户问题。
看板管理,内外瓶颈各个击破。“周看板”管理机制是首钢股份为应对复杂严峻的市场形势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主动适应新常态,遵循一贯制管理规则而建立的针对性强、目标导向明确的管理机制。自实施以来,公司领导高层挂帅、作业部一把手重点组织,强化过程管控、及时发现问题和快速部署决策要求。围绕年度经营任务,把年目标细化分解成月目标、周目标,按周推进,步步为营,持续跟踪改善效果,强化整改落实。看板内容涵盖“双十”项目、质量巡查、重点指标、重点工作及市场客户聚焦五大部分,归纳出全工序、全流程质量聚焦点,更具针对性,目标导向更明确。周看板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指标,每周一次的研讨从不曾间断,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工序中存在的质量瓶颈、客户端焦点问题。不仅促进了产品质量管理能力的跃升,还发挥了联系现场和市场的纽带作用,全面提升了首钢股份的核心竞争力。看板会已成为首钢股份质量一贯管理的亮眼名片。
实施效果
五维双循环质量管理模式通过横向上细化管理维度、纵向上着眼两端问题、流程上强化过程管控、力度上追求一贯到底的坚持,打破了工序界面阻力,提升了全员的质量意识,提高了全工序一贯制管理的参与度,实现了优质技术资源的按需灵活整合,大大提升了问题的解决效率,达到了闭环管理、精细管理,产品效益不断提高、竞争力不断增强的管理创新目标。
经济效益方面:该项目实施后,股份公司质量损失得到显著控制,质量成本从2021年至2023年实现了三连降,降低3.37元/吨,降幅6.88%。
管理效益方面:该项目实施后,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质量攻坚活动,围绕首钢股份三大战略产品逐步打造了汽车板攻坚团队、酸洗板攻坚团队、电工钢攻坚团队。三大团队针对各领域遇到的瓶颈问题,迅速组织优势力量展开攻关,不仅促进了公司产品结构优化战略的顺利实施,以及高端产品质量控制能力的持续提升,同时也培养了人才、锻炼了队伍、积累了智力财富。全流程质量一贯制管理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管理更加高效,各工序间质量信息沟通与传递更加顺畅,全流程的质量控制水平进一步得到升华。
社会效益方面:首钢股份是唯一获得华晨宝马“质量卓越奖”的钢铁企业,质量PPM均值为1。同时获得华晨宝马“最优服务商奖”、比亚迪“特别贡献奖”、中集集团和中国重汽“优秀供应商”、吉利汽车“最佳合作伙伴奖”、长城徐水“最佳生产保供奖”等荣誉,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国内销量TOP10全面覆盖。在助力国家重点工程方面,首钢股份高端战略产品在国家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中国高铁、三峡水电、白鹤滩水电站等项目上华丽亮相,尽显了首钢品牌的硬核优势。(本文获得第二十五届首钢管理创新成果三等奖,本版刊发时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