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山河表里梁林路
——8天7夜晋北行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元代文学家张养浩写出了潼关路之险。2024年5月18日,即林徽因诞辰120周年、入学100周年之际,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追授其建筑学学位。今年暑假,我们追随梁思成、林徽因艰辛的古建考察之路,体验了一次晋北之旅。
我们首站到达的是山西灵丘,这里有赵武灵王的墓葬。汉高祖十一年,始称灵丘县。
在酒店办好入住,我们直奔赵武灵王墓。这里不收门票,一个大院子,中间巨大的土丘就是赵武灵王的墓,砖砌墓基有一圈通道。院子南墙上有赵武灵王故事的壁画,讲述他一生传奇,推行胡服骑射,征战四方的丰功伟绩;传位不当,引二子争位,最后困饿而死的悲惨结局。
第二站是觉山寺,也不收门票。觉山是“太行八陉”中的第六陉蒲阴陉古道的要冲。1500多年前,北魏皇帝拓拔硅为进军中原,命万余名士兵于恒山劈山凿道,修栈道一百多公里,至觉山寺。这里是进退中原的门户、栈道的终点。觉山寺附近的山上现有栈道和“飞狐道”字样。
寺院建筑分庙宇和砖塔两部分。觉山寺塔是该寺的标志,是仿木结构密檐式砖塔。塔高43.54米,十三层。1996年,不法分子曾在塔基挖盗洞。砖塔未遭窃,却意外发现,地表上面是辽代建构,地表之下则完整保留着北魏砖塔的基座。塔座周围砖雕狮首、力神、伎乐天女等,是辽代砖雕艺术的珍品。非常可惜的是,许多雕塑的头已不见了,只能看到身子和服饰,精美的造型仍十分生动。
现存寺院是清光绪年间该寺宗师龙诚和尚重修的。寺内建筑分东、西、中三条轴线,每条线从前至后都有三层院落,殿宇非常齐全。除各大殿之外,还有钟楼、鼓楼、梆楼、点楼。壁画中道教神仙与佛祖的面容都呈现出一派端庄祥和,证明了这里是二教合一的典范。
觉山寺是魏孝文帝感念母恩而建。当时有“子贵母死”的制度,皇子一旦被立为储君,其生母必须被赐死,以防母后干政。孝文帝因此而失母。后来,他与皇后林氏生下的皇子将立为太子,林氏就要被赐死。孝文帝欲改此祖制,被冯氏太皇太后否决,他因此而失妻。孝文帝悲痛万分,联想其母,便修建此佛寺,孝心昭天下。看着觉山寺的介绍牌,不由慨叹君王无奈,帝制无情。
第二天一早,我们直抵山西浑源县悬空寺。悬空寺位于北岳恒山脚下的金龙峡,这里是北魏栈道的起点,古栈道位于金龙峡东西峭壁上,木构已毁,山崖上仍可见栈道插孔。
道家修行,要在“不闻鸡鸣犬吠之声”清静虚无的地方,天师道长寇谦之在此修行直至去世。去世前,他给弟子们留下遗训“上延霄客、下绝嚣浮”,弟子们多方筹资将此处兵站修建成寺庙。正值北魏佛教兴盛之时,恒山又是道教圣地。从金代开始,这里就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圣地了。
悬空寺原叫“玄空阁”,“玄”取自中国道教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教理。后来改名为“悬空寺”,因为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之上,在汉语中,“悬”与“玄”同音。悬空寺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世界上十大不稳定建筑之一。
悬空寺的西面,即背后是峭壁,东面悬空,离地58米,寺门向南,进门之后,上到亭子之上,向窗外看去,能看到立在山崖上的十几根碗口粗的红木柱,我一直以为是这些柱子支撑着寺庙,其实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真正起到支撑作用的是27根铁杉木横梁,它们三分之二插进山崖,三分之一露在外面,横梁上铺木板,在其上建造了大小房屋40间,铜、铁、石、泥佛像八十余座,一院两楼,窄窄的走廊相连。有一处上楼时,木梯非常陡峭,只能一人手脚并用上下。所以悬空寺每天限流,必须提前抢门票和登临票。
1933年9月24日,梁思成曾来到悬空寺。现存悬空寺是清乾隆十二年(1747)修复,他看是明、清风格,没有测绘。对于现代的我们来说,悬空寺虽小,各种殿宇一应俱全,值得游览。悬空寺大雄宝殿内供奉关羽像、佛像、道教塑像,充分体现了兵站特色。雷音寺、三官殿虽小,但其中诸神精雕细刻。在二楼可以近距离看到一楼的琉璃顶,有一个瓦当已分开缝,能够看到固定瓦当的钉子,亦可平视斗拱,伸手可摸,如果时间允许,这里是最好的研究斗拱的地方。向崖下望去,空谷悬挂,让人心惊胆战。古代的栏杆很矮,所以这里不适合较小的孩子和老人游览。从悬空寺出门时,有人给拍照,在最后的出口处会有你的照片相框摆在路边,40元1张。
寺下岩石上“壮观”二字,是诗仙李白的墨宝。山下巨石上有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的题赞“天下巨观”。回望悬空寺,山坡上红杏满枝,燕子盘旋。“涛壮磁窑雨,僧寒谷口风。跻攀更不易,遥望意无穷。”令人称奇的是,寺前山崖上瀑布湍急而下,湍急的浑河滔滔不绝,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千年前古人建寺时的种种壮举。我们不禁有个疑问:这湍流不息的河水从哪来?
游览完悬空寺,我们驱车至恒山北门,登北岳。恒山亦名“太恒山”,古称玄武山、崞山、高是山、玄岳等。明末清初,北岳由河北曲阳改为恒山。这里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的咽喉要道,主峰天峰岭海拔2016.8米,被誉为“人天北柱”和“绝塞名山”,山上有许多古老的庙宇和建筑。
我们坐摆渡车至山脚,然后边走边游。一路上有时山路平缓,树荫之下凉风习习;有时山路陡峭,手脚并用;有时路旁庙群林立,可稍做休息……山顶上有国家地理标志,大家在排队拍照。这里有专人维持秩序,但不收费,自己家人、前后排队的人互相拍照。慷慨的恒山。我们的后面是来自北京的两个小伙,一个20岁,要在5日之内登顶五岳。一个是上班族,每周末登顶一岳,五周登完。我真心佩服这样的年轻人!以前总想,退休之后游山玩水。登临恒山方知:出游要趁早,体力是王道!
在恒山上,我们远远看到了南面半山坡上有悬空寺瀑布的源头——恒山水库。7月,恒山高山花海百花齐放,蜂蝶群飞,蝴蝶直接落到我的肩上。恒山分南北之地,恒山连中原塞外。一代代帝王南征北战、开疆拓土,一统南北,形成今日之中国版图,成就今日之盛世。
下山时已过中午,又累又饿,我们在半路坐缆车下山,在缆车乘坐点吃了碗浑源凉粉。下山之后才知,这是明智之举。到浑源县城入住之后,孩儿爸出去买西瓜回来说:“这地方太萧条了,走了一条街才买到,没有几个开着的店,更别说卖饭的了。”傍晚我们去永安寺,发现街上车水马龙,原来山西人中午真的是全午休,所以山西店铺过午不候,而不是萧条,真是松弛的山西啊!
此行的前两天,我们由北魏栈道的终点游至起点。北岳恒山的重要地理位置,成就了北魏皇帝、能工巧匠的创世之举,开创了一统北方的历史篇章、民族融合的独特政治。前知文史不分家,历代诗人骚客写下了不朽名篇佳作。此行方悟:地理、历史、政治虽属不同学科,在现实中三者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互相成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知行中参透万物之理。晋北之行阅山河,我们亦步亦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