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生儿为父
人从哪里来?在面对人生的终极问题上,我想结婚生子是个伟大的回答。生儿为父,看起来是个顺理成章的过程。除非自己亲身经历,否则很难体会到其中抚养的不易。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每位父母既是探索者,也是陪伴者。
十月怀胎,当我看到生命不断长大,时间的紧迫感也随之而来。之前倒是准备了两本书的,但在产房的时候,我还是有些手忙脚乱,甚至无从下手。从手术室推车出来的那一刻,伴随着婴孩的啼哭,也意味着我的身份由此转变。
孩子的唯一表达便是啼哭,号啕大哭似乎是健康的体现,说明肺活量是有保障的。然而,这样的“语言”未免有些单一,让人有些捉摸不透。接下来的悉心照料却很是消耗精力,这对我而言的确是个不小的挑战。
小家伙还不能生活自理,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对于婴儿,孩子的食物和安全需求是最基本的。两代人对于照料孩子的观念不同,难免会有一些冲突。而初为父母的我们,多少是有些惴惴不安。怎么脐带还没脱落?多久晒太阳?孩子是不是喂饱了?问题接踵而至,只能是见招拆招。总而言之,这可是个大学问。还好,获取抚养孩子的教程资料容易获得,也能借鉴经验,这倒帮了不少忙。
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他开始逐渐熟悉这个家庭环境了。2个月的时候已经学会自己搞点动静了,发出一种奇怪的声音,似乎是要引起人的关注,一会儿手舞足蹈,颇有些自娱自乐。似笑非笑、似哭非哭的状态,像是一个不太熟练掌握表情的小演员。要是把他抱在怀里吧,他倒是能用蹬腿的动作换来一个舒适的怀抱。他可以啥也不会,让你围着他转,让你无暇玩手机了。怀抱哄睡的时候,眼睛有些迷离,看着两个眼皮快合到一块了,还会颇有些戒备地半睁着一只眼观察一下周围环境。小孩子的敏感程度特别高,屁股一接触床,就如坐针毡似地惊醒,这也宣告着哄睡的失败,需要重新启动哄睡计划。有时候睡着了,一不留神放一个屁,就这点动静,还把自己给吓醒了,让人哭笑不得。有时候像是梦到开心事,自己一个人偷着乐。很难想象他梦到啥好事了,着实让人好奇,好像是从神秘星球来的生物。
入夏,天气炎热,白天的知了此起彼伏地拉长不太和谐的鸣叫,傍晚蚊虫也开始出动了。这蚊子就像轰炸机似的,在耳旁嗡嗡作响,甚是恼人。次日,看到孩子脸上叮起的包,不免有些心疼,我俩琢磨着启动灭蚊计划。刚开始拿苍蝇拍,结果墙上留下了蚊虫的痕迹,非常难看。于是我购置了入户磁吸蚊帐,几天下来还算奏效,但难免有漏网之“蚊”乘虚而入。效果一般就另求他法,装备升级到电蚊拍,效果立竿见影,缺点也很明显。我跟媳妇两个人成了人工雷达,专门定位蚊子的栖息地。半夜,但凡听到动静,我媳妇打起精神,第一时间打开随身的手电筒,开启探照模式,和蚊子开展游击战:空中飞翔的,采用挥拍办法;趴在墙上的,就用拍子悄悄靠近,来个“守株待兔”。一套组合拳下来,随着电流的冲击带来的噼啪声,蚊子应声倒下。看着这些倒下的蚊虫,不顾疲惫的我俩对这些战果引以为傲。
随着孩子的成长,逐渐补齐了自己的记忆碎片。初当父母才知道上一辈人的不容易。生活不只是成长的欢愉,还有更换纸尿裤、洗尿布的琐碎日常。回家,更是有了牵挂。有人说,做父母不用考试就能上岗,有些可怕。的确,我们还是新手,需要在陪伴中,慢慢学会成长与担当。就像电影《阿甘正传》里台词说的那样,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会是什么味道。生活的酸甜苦辣,值得慢慢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