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五笔情怀
电脑打字,我一直用的是“智能陈桥五笔”。多年前,与同事一起改稿子时,他见我打的是五笔,一脸羡慕。他说不会打五笔只会用拼音,五笔字根太难背了。
对于同事的戏言,回报尴尬一笑。我之所以“钟情”五笔,不是因为我喜欢背字根,而是我不太会拼音。
这是我伤感一生的记忆。45年前,在读小学时,与我同龄的伙伴都高高兴兴进了学校,我却不能与他们一起背着书包进学堂,因为我的户口还没有迁入到居住地。在那个出远门都要介绍信的年代,没有居住地户口的我就是“黑人”,没有户口当然就进不了学校。为了我的学业,母亲奔波在派出所、学校和单位之间。学校虽然是子弟学校,但她是两个厂合办的,母亲所在的单位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同意我上学,但也要得到合作单位的同意。母亲奔波两个多月后,我终于走进了学校,但拼音课程早已上完。我如今仅有的一点点拼音知识,还是当年上三年级的姐姐利用晚上时间教的,至今分不明什么是卷舌、翘舌,什么是上下鼻音。
也怪,虽然没好好学过拼音,但从小学到高中并不会影响我的语文成绩。1999年,我走进新闻单位后,起初是用笔在稿纸上写稿,一年后单位实行“无纸化”办公,要求在电脑上写作,再通过邮箱传递给编辑。之后很长的时间里,同事们在电脑上“哒哒哒”行云流水,我还在“我人有的和、主产不为这”地边背五笔字根,边敲打出一个个汉字。不会拼音只能背字根,实在痛苦。现在回想起来,真要感谢单位“无纸化”办公的“相逼”,没有压力我何具有操作五笔的动力?我同龄的一些人至今还有不会电脑“写字”的哩。
有一天看了一篇报道,大意是说如今谁还在用五笔打字,文章嘲笑还在用五笔打字是落伍的表现。其实,我也羡慕用拼音打字的人,尤其是看到孩子们在手机上双手娴熟地用拼音打字,而我还在一笔一划发短信写微信时,常感叹能熟练操作拼音真好。
我用五笔已20多年了,用它写了多少新闻、多少材料、多少报告和请示等,早已记不清了。一台电脑,一篇文档,用拼音也好,用五笔也罢,最终是写出文字的工具,辛酸和荣耀只有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