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建筑施工企业分包穿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首钢日报 A03版经济管理  首钢建设 2024年08月05日

实施背景

近年来,基于产业升级的需要,为了解决建筑市场工人流动性大、老龄化严重、技能素质低、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国家倡导建筑施工企业培育自有劳务队伍。

首钢建设加强风控管理,解决“以包代管”问题的需要。建筑施工领域“总包+分包”的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控制建筑施工成本,加快了企业的发展,但是也滋生了“以包代管”问题,分包管控“重结果、轻过程”,总包方与分包方的矛盾日益突出,分包方“恶意讨薪”“随意涨价”等问题层出不穷。

指导思想

首钢建设加强分包管控的指导思想是:通过实施管控要点合约化、检查要点表单化、专业协同流程化、项目全员实名化和管控评价数字化,将建筑施工总包企业的项目管理体系穿透作用于分包企业,提升总包企业对分包项目的管控力度,降低分包风险。

主要做法

一是管控要点合约化,破除了分包管理屏障。总包方与分包方是两个独立的企业法人,合同是双方发生关系的纽带,管控要点合约化是指对分包合同条款进行补充完善,将总包企业内部管理要求植入合同文本,破除总包与分包的管理屏障,像管理自己的下属单位一样管理分包队伍。具体的做法是:

梳理管控要点。收集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管理制度。筛选与分包项目管理有关的条款,提炼出违约风险点与违约描述作为管控要点。

制订考核标准。针对分包管控要点,制订统一的考核标准。首钢建设将分包违约按严重级别分为“轻微”“一般”“严重”三大类,并制订了相应的考核标准。对于分包方的违章行为,在进行罚款考核的同时,还约定了分包商评价扣分标准。分包商评价是对分包商履约情况的综合评定,分为日常评价和年终评价两大类,年终评价不达标的单位将清除出合格分包商队伍,失去在首钢建设承担施工任务的资格。

植入合同范本。2021年,首钢建设组织了分包合同示范文本换版工作,基于住建部2014年下发的《建设工程施工专业分包合同(示范文本)》和《建设工程施工劳务分包合同(示范文本)》(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订,将收集整理的分包管控要点逐条植入到合同专用条款。合同文本一年一修订,逐步完善。

二是检查要点表单化,保障了管控要点的有效落地。具体的做法是:

生成检查清单。为提升管理的效率和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将管控要点、检查标准与考核标准形成结构化表单。

构建评价体系。一是制订考核行权要求。首钢建设对项目的管理分为三个层级,分别为公司总部、分公司与项目部,对应的专业考核管理也分为三个层级,按照制度要求规定有不同的检查频次要求。二是完善考核方式。首钢建设对分包方的考核有两大类:罚款与扣分。其中,罚款有两种扣除方式,优先在履约保证金中扣除,无法在履约保证金中扣除的需在分包结算中扣除。扣分用于对分包方的日常评价。三是完善分包方评价方式。首钢建设还对分包方的评价分为日常评价、完工评价和年度评价。年度评分数低于60分的分包商退出合格分包方队伍。

表单植入系统。将评价标准与表单植入信息系统,实现管控的信息化。将专业检查标准表单植入智慧工地的现场检查模块。现场项目管理人员发现人员违章后,首先拍照进行人脸识别,迅速定位违章人员的分包单位、合同与施工信息。查询专业检查标准表单,定位最适用的违约条款,下达考核意见,同时拍照收集证据,上传系统,完成现场专业检查工作。

三是专业协同流程化,形成了跨专业全流程的管理闭环。具体的做法是:

招标及合同分账。建立标准计价模板,实现劳务人工费与劳务企业管理费分账招标与合同计价。

签订班组协议。人工费通过作业队长与班组的承包协议分配到班组。为保证班组协议的真实性,由项目部监督协议面签。

工程进度在线管理。项目部工程组每月对现场施工进度进行确认,细分至各施工班组。

做实结算分账。作业队长根据项目部确认的现场形象进度与各班组长进行当月已完工程量的确认,并依据班组协议办理班组结算。

实施工程、安全、质量、生活区在线检查。施工过程中,安全、工程、质量、劳务等专业按照检查要点,对分包作业情况进行检查,现场拍照取证,记录违章行为发生的时间、作业地点、现场照片及考核结果。

实施主材定限额管理。材料专业加强现场材料管控,依照计划对分包方耗用主材实行定限额管理。

推动BIM系统辅助劳务实名制管理落地。劳务工人进场前,劳务作业队需按班组上报劳务人员花名册,项目部审核后人员信息录入BIM系统和属地实名制信息管理平台。所有项目全部安装BIM考勤系统,所有人员进出施工现场必须经闸机或刷脸设备进出,BIM考勤系统实时记录相关人员信息及进出场的时间、频次等,并按月统计每个人的出勤情况,自动生成考勤表。

完善劳务管理工程师配备。严格按照政策法规要求,项目部配备持证的专(兼)职劳务管理工程师;劳务作业队配备专(兼)职劳务管理员。

加强专业培训。为了确保劳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对各层级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分包穿透管理措施有效落地。

实现I8系统在线制作工资单。劳务班组长依据《班组结算单》金额、BIM实名考勤及劳动合同,核算并分配每名劳务人员当月工资,生成在线《工资表》。

落实工资实名打卡发放到人。所有劳务人员工资必须通过银行专用账户进行实名打卡发放。工资发放后,组织劳务工人在工资表上签字确认,加按手印,在维权告示栏公示。同时,将签字按手印的工资表和银行打卡凭证作为附件上传至I8系统。

四是项目全员实名化,实现了考核评价到岗到人。具体的做法是:

建立BIM实名考勤系统平台。首钢建设的实名制考勤管理依托于首建开发的“智能建造管理平台”,该系统采用“视频技术+人脸识别技术+物联网技术+二维码技术+RFID技术”,实现了“人员信息+考评+考勤+临时访客+派工+检查+实测实量+数据汇总+影像资料+驾驶舱”等管理功能。

借助BIM平台实现作业层穿透管理。监管到人:封闭的施工现场安装闸机通道的BIM考勤设备,不具备封闭条件的现场安装立柱式固定考勤设备或使用移动考勤机,采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电子打卡,实现了现场考勤实名。考核到人:违章考核直接穿透落实到个人。实名发放到人:工资单通过银行账户实名发放,实现了劳务人员工资实名发放到人。

借助BIM平台实现管理层穿透管理。对分包方主要的管理人员纳入实名考勤系统,要求人证合一,且要达到投标承诺与合同条款要求的现场值守时间。

五是管控评价数字化,做到了分包管理精准穿透。具体的做法是:

建立监控管理台账。通过系统数据集成形成监控管理台账,实现了对关键业务环节的量化管理。

实现可视化讲评。对班组结算、工资制单与工资打卡发放率等关键指标量化考核,可视化讲评,促管理措施有效落地。

实施效果

控制了分包风险,平抑了分包价格。通过分包穿透管理,总包单位对分包单位的掌控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分包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总包单位的监控之下,分包工期、造价、质量和安全等风险都得到了有效控制,为项目的平稳运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分包穿透管理,项目现场材料管理水平、人力调配水平都有了长足进步,项目施工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

创新了分包管理模式,积累自有劳务管理经验。通过实施分包穿透管理,首钢建设改进了过去的分包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像管理自己的员工一样管理劳务工人,为组建自有产业工人队伍进行了预热,积累了管理经验。

规范了施工组织,保护施工各方利益。通过实施分包穿透管理,分包施工组织日益规范,总包方、分包方和劳务工人的利益都得到了保障,基本杜绝了不法分子以务工为名进行的劳务碰瓷、工地敲诈。(本文获得第二十五届首钢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本版刊发时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