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国家发改委:有条件有能力高质量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
国新办8月1日上午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上半年5%的经济增长成绩来之不易,对下半年经济走势要全面辩证地看待。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不断积累,逆周期政策调节仍有足够空间。
“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有底气战胜发展当中的问题、转型当中的挑战,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赵辰昕说。
逆周期政策调节仍有足够空间
“一方面要看到,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运行出现分化、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这些困难挑战既有外部环境变乱交织的影响,也有经济结构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阵痛。”赵辰昕说,回顾经济发展历程就会发现,我国经济就是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发展壮大的。
他表示,同时更要看到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也在不断积累。从外部机遇看,国际贸易增长有所恢复,新兴经济体发展较快,有利于我国企业发挥优势、拓展国际市场。从宏观组合政策看,“两重”“两新”等重大举措正在加快推进,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以及2023年增发国债等项目建设都在加快推进、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逆周期政策调节应该说仍有足够空间。
他表示,从高质量发展态势看,各地正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未来产业有序布局,新动能正加速成长壮大,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也在扎实推进。从发展活力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将有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极大激发经营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赵辰昕说,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落实,各项政策落地见效,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将不断夯实、不断打牢,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有底气战胜发展当中的问题、转型当中的挑战,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民营主体数量占比96.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于2023年7月印发,对一年来的实施进展,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袁达介绍,一是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二是持续强化要素支撑,出台实施金融支持民营经济25条举措。三是持续推进法治建设,一批重大涉产权的刑事冤错案件得到纠正。
袁达介绍,民营经济保持稳定向好发展态势。上半年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增速比去年同期高3.8个百分点;以人民币计价的民营企业出口增长10.7%、比整体出口增速高3.9个百分点,占出口比重提高至64.9%、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截至6月末,登记注册的民营企业数量达5500余万户,同比增长7.8%;个体工商户达1.25亿户,增长5.1%;民营经营主体数量超过1.8亿户,占比达96.4%。
支持优质企业借用中长期外债
“企业借用外债特别是中长期外债,是我国有效利用外资、扩大双向开放非常重要的内容。”赵辰昕介绍,近期,为进一步提升企业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国家发改委印发了支持优质企业借用中长期外债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关通知,提出了适当简化审核登记要求、加快办理流程、防范外债风险等一系列务实举措和相关要求。
他介绍,对于适用相关政策措施的优质企业,主要有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行业地位显著、信用优良”,支持实力较强、信用优良的优质企业合理借用中长期外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从而整体提升中资企业境外债券质量和水平,降低债务违约等风险。另一方面是“对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带动引领作用”,主要考虑是在符合国家宏观调控以及产业政策的框架下,对各行业、各领域、各类所有制的企业一视同仁,支持更多优质企业根据自身经营发展需要借用外债,更好充分发挥外债资金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作用。(白波 来源:《北京日报》2024年8月2日)